约4090字。
一:导入语
今天很高兴能来到我们常山的最高学府来给大家上一堂课。说实话,要给一中的学生上课,我还真的有点诚惶诚恐,怕自己有班门弄斧之嫌。但我想,人应该要有敢在班门前弄斧的勇气,那样人才会前进。所以带着一丝惶恐,一丝兴奋,我开始我今天的这堂课。
当然今天与我同来的,还有一位大家的老朋友。它在每年的六月七号总会准时与各位高考考生相约,大家猜猜看,它是谁?
(话题作文)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朋友来了,我们就应该好好接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会会这位老朋友。
二:话题作文的构成和特征
1, 可能很久没见,大家都快忘了它的模样。那么,首先就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朋友。
我们先来看一下2004年我们浙江的高考卷中的作文
(幻灯展示2004年浙江卷作文,叫学生指出其构成)
从近几年的话题作文的形式来看,这类作文一般有四要素组成
话题材料
提示语
话题
写作的具体要求
今天我们主要从“话题”这个要素特点来谈谈不同类型的话题的审题和立意
2, 综合近几年的话题作文看,其话题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⑴非关系型话题
⑵关系型话题
今天我主要想与大家分析一下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关系型话题作文!
三,关系型话题作文
1,什么是关系型话题作文
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
就拿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所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来说,其文题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典型的话题,行文中作者就很好兼顾了“我”与“地坛”这两个要素:一方面具体描述了“我”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思,另一方面又深刻地交代了“地坛”给我的人生感悟,使我完成了生命意义的思考,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鼓足了生命的勇气,从而揭示了两个要素间的关系,即“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
2, 关系型话题作文在2003年高考全国卷中首次出现,当时不但用了寓言“智子疑邻”作材料,而且首次在话题中出现了两个概念——“感情”和“认知”,而且两者可以构成多种关系,因而在审题上存在着障碍,考生必须回答命题者提出的两个问题——“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才能审题。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去年高考的作文题
(幻灯展示2004年各省的作文题)
从200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卷中,我们也会发现:全国各地试卷中,除北京采用命题作文形式,其他各地仍采用话题作文形式;在采用话题作文的省份中,关系型话题作文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可见:关系型渐渐成了最近几年的流行。那么,面对关系型话题,我们该怎么去掀起它的红盖头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3,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分类:
根据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关系型话题作文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类
⑴对立统一型: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⑵是非取舍型: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
⑶并非绝对型: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⑷并列共存型: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
5, 关系型话题的立意:
⑴注意题引材料的倾向和提示语的暗示。
话题作文材料虽没有直接表达出命题者的观点,但命题者的倾向已经包含在材料字里行间的叙述中了。如2004年的浙江卷题目,就是要告诉我们,要注意人文素养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⑵注意话题两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
⑶广泛占有材料,小角度切入: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虽然同一话题关系不定,多种多样,但考生在一篇考场作文中不可能也绝不允许同时关照话题要素间的几种关系。否则,极可能弄巧成拙,出力不讨好。因此,考生作文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选取那种自己最熟知、最易驾驭、最有把握、最有话可说的关系,进行精心构思,以至成文。
⑷要有符合文体基本思路的构思: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要求“文体自选”,这是对文体的一种淡化,但这决不意味着不要文体。事实上,每年的高考作文阅卷,各省都毫不留情地将文体不符的“四不像”作文视为“严打”的对象。因此,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