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走进《水浒》,走近鲁达
一、 引言:
语文教学过程应由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有鉴于此,语文的教学也要完成“从教到学的转变”,使学生学会主动地探究,习得知识,最终内化为自己终生的人格追求。
二、 背景:
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弊端: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教师的意图捉迷藏,只在意完成教师的教学目的,掌握所谓的语文学习的规则或技巧,忽视了学生的领悟、感受、学习能力。而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紧扣 “开放、创新”的原则,正确引导并推进自主、探究与合作式的学习方法。而当把网络引进语文课堂教学之后,这些要求就多了一个宏大的实施的空间。
三、问题的提出
网络资源丰富,容易获取,但网络阅读量的无限性和时的迅捷性的特征,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在网上迅速地搜索信息、筛选信息以及正确地捕捉文字信息的能力。那么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技能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深地思索。
四、 问题的解决
通过新课标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较重视培养学生网络支持下的自主探究能力。下面就结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来谈谈我的做法。
教学活动过程:
(一) 信息准备阶段
1、教师提出引导性要求。
①课前要求重读《水浒》,并把重点放在与鲁达有关的几个章回,使对鲁达有个较完整的印象。
②思考:鲁达具有怎样的个性特征?说出你的理由。不能仅局限于课文内容。作者刻画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了何种方法?在何处体现?
(目的: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已有知识作一整理,同时有利培养自学能力。)   
2、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必备技能。
(二)课堂教学过程叙述(第一课时:小组讨论并搜索信息;第二课时筛选、整合信息并制作课件;第三课时:成果展示  地点:计算机教室)
学生按喜好自由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自学讨论,完成上述思考题。然后,共同设计课件,在自愿的前提下,组长根据各自专长进行分工,寻找有关信息。教师巡回指导,宏观控制。同时加入某一组讨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