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7020字。
广西来宾市、百色市 2011届高中毕业班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
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树冠/衣冠楚楚 塞车/闭目塞听 症结/对症下药
B.给以/自给自足 便利/大腹便便 载重/怨声载道
C.脉络/恪尽职守 殉难/徇私枉法 缉拿/打躬作揖
D.逡巡/怙恶不悛 裨益/稗官野史 褴褛/滥竽充数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世界上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B.比起对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动辄万亿的“慷慨”投资规模,10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还未到4%,在捉襟见肘的经费面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C.从“文学史”到“学术史”,再到“教育史”,十五年间,我国学术兴趣时有推移;每次转折,《读书》都曾慷慨地提供篇幅,让我们留下雪泥鸿爪,真是感激不尽。
D.物价、房价、教育、就业、养老、医疗,都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民众意识到两会将决定自己以后缴多少税、房价能不能降、看病还难不难之时,自己与人民大会堂内的高层政治之间的距离,不再遥不可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难以解决钓鱼岛争议,起码可以就如何防止危机不再升级而
努力,这有助于中日战略关系重新起航。
B.因此,当出现食品推动的通货膨胀时,政府不仅要采取一些应急的措施,如对低收入者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更应该在制度层面上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标准。
C.中国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需要将旅游业建设的构想更多地和当地普通民众沟通,游客和居民之间有一个良性和谐的关系。
D.我们生活的情态就如同描绘在瓷砖上的粗细条图案:过于靠近,便无法看清这些图案所营造的效果;只有从远距离审视,才能从整体上感受这些图案的美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重视民生,有助于形成改革后期的巨大动力。 ; 。 。 ;
,这样,中国的改革发展大业就可以获得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
①而重视民生,就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②从相对微观的角度亦即经济的直接拉动力来看,主要是来自内需
③使其实际利益同改革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④就能够使广大民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
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社会各个群体尤其是主要群体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团结
⑥使改革和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事业
A.④①②⑥⑤③ B.⑤②①③④⑥ C.③④①⑤②⑥ D.⑤②①④③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离“发达”尚有大距离
沈丁立
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也有相当提升。世界对此有目共睹,各方朋友对中国发展所取得的进步也都给予善意肯定。
但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发展水平依然有限,中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从三个方面,可以对此予以认识。首先,以中国的人口规模为背景,我国发展的体量仍相当不足。其次,中国的人均发展指数在整体上尚处世界中下地位。再次,我国内部的区域发展差别较大,经济社会同人文环保发展的错位更为显著。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尚需在这些领域做出艰苦努力。
就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而言,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考察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考虑合适的参考系。从纵向看,同我国落后的过去相比,在新中国建立的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横向看,同与我国经济规模类似的日本比,日本以我国1/10不到的人口、1/25不到的陆地面积,其经济产出总量曾长期领先中国。而美国人口数量迄今只有我国的22%,但其经济规模超过我国140%。可见我国的经济水平,不仅远未达到发达行列,而且还差距明显。
在全球范围,我国以世界约20%的人口,所产出的国民财富尚不足世界的1/10。我国人均产出更是不到世界人均的50%。与世界中位水平尚有如此差距,只能说明我国在现阶段仍具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特征。只有当我国人均产出超过世界均值,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准才会进入世界中游。此外,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环保生态与经济发展尚不同步,收入分配仍多有失衡,这些也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
然而,中国由于独特的超大规模,尤其是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所以,在局部发展上可能显得较为耀眼。譬如,经过引进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奇葩,甚至因此成为美国自我激励的创新标杆。但中国高铁的发展并未解决我国春运的传统难题,也不可能迅速解决其他经济社会问题。
只有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进步与不足,人们对中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