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一体化教学案
新华中学语文组 周子武
教学目的:
1.理清小说的线索、情节、结构;
2.学习小说描写人物肖像的手法以及环境烘托人物的方法;
3.理解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并学会鉴赏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阅读小说的方法及《祝福》刻画人物的手法。
2.难点: (1)故事情节所体现的封建宗法制度吃人的残酷性;
(2)“我”的形象;
(3)小说首尾的反语。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大家最喜欢的文学体裁,平时阅读最多的文学体裁是什么呢?本单元是同学们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大家通过阅读,说出对小说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介绍小说的相关基础知识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形式。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我们以前所学的简单记叙文就是小说的雏形,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品,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欣赏小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欣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体味其思想内容、生活情趣和艺术特色。而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既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根据本单元学习重点的安排,同学们主要应掌握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的风格特点。
欣赏人物形象,可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二是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欣赏小说的语言,必须细细咀嚼,细心品味,通过联系语境,想象情景,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之处,领悟其言外之意、含蓄之美,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目光呆滞的四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只破碗的竹蓝,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支下端开裂的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19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