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9090字。

  唐山市2010—201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细菌(jǔn)    朔风 (shuò)   追溯 (sù)      怏怏(yàng)
  B.洗漱(shù)    希冀(jì )     晦朔(huì)      包扎(zhā)
  C.纤维(xiān)   滂沱(pāng)    弱冠(guàn)   佣金(yòng)
  D.赍发(jī)     玷辱(diàn)    辖制(xiá)      庇佑(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迤逦  怂恿   请缨   钟鸣鼎食  
  B.尺牍    斟酌   编辑   暗然失色  
  C.辐射  巢穴  招徕   讫今为止  
  D.恶梦    讥诮   荒芜   心慌意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强烈。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亚运火炬是否在境外传递的问题,广州亚组委执委会讨论决定,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广州亚运火炬传递只在中国境内进行。
  B.新版《红楼梦》的热播,引发人们对剧中演员的气质、服装、对白等问题的诸多争议,在这些赞与批之间,导演李少红体味着人间的温情。
  C.多年来菲律宾经济发展缓慢,国家对警队的投入不足,致使警队能应对“恐怖事件”的先进设备非常奇缺,警察处理“恐怖事件”的能力不足。
  D.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和谐”的概念不简单,__    _____,世界¬¬¬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安宁。
  ①也就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个人合一”三个层次,缺一不可  ②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③如果全世界都能 够接受这个概念,我们这个地球村就会安静很多  ④它既包含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个人自身的和谐  ⑤时至今天,我们又提出“和谐” 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礼物
  A.④②⑤⑥③①   B.③④⑤⑥①②   C.⑥⑤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⑤⑥③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优美散文。
  C.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其代表作。
  D.沈从文的《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人与汽车的口粮之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恩•卡恩说:如果当前全世界粮价上涨的局面得不到缓解,那么有可能会导致战争;如果这样的战争真的爆发,罪魁祸首会不会是汽车呢?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却不无道理。
  以汽车为代表的内燃机产品,对于气候变暖的现实,有相当大的影响。人们经过很多年,终于意识到,气候变暖的结果相当严重,它会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因此,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已经成为人类普遍的呼声。
  从全世界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美国就始终抱着不合作的态度。著名环保人士、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为此多次猛烈抨击美国高层。随着全世界对大气变暖问题的高度关注,2007年美国政府终于做出了一个反应:计划用生物燃料取代石油燃料。一年后,全世界粮价上涨,美国的这个决定脱不了干系。
  所谓生物燃料就是从植物中提取乙醇,代替汽油。当今世界生物燃料生产规模最大的是巴西和美国。巴西生产乙醇的原料是甘蔗,美国生产乙醇的原料是玉米。甘蔗对于人类,过去最大的用处是制造食糖。而玉米是世界上很多人的主要粮食,美国扩大玉米乙醇生产的规模,直接导致全世界粮价的上涨,粮食供应紧张,很多人开始吃不饱肚子。
  人们也许会说,美国用生物燃料替代汽油是件好事,难道还要任由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但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为何不考虑到减少粮食出口会对世界造成的后果?最为关键的是,对于那些缺粮的穷人来说,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他们没有享受到什么好处,只遭受大气变暖的坏处。如今,为了改变大气变暖的后果,他们还不得不挨饿。
  汽车、汽油、气候、乙醇、粮食、挨饿、战争。这样一个非循环的单向链条,捆绑住了多少为了大国利益而被迫接受国际分工的欠发达国家?解决这个链条的危机,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寻找新的东西加入进去,弥补薄弱的环节,他们才不管是否伤害到了别人的利益。其实,如果站得远一点,人们都应该问一声:为何不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