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6690个字。

  2011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学情分析样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
  (2) 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6)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7) 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8)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9)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0)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匿(lì)阔绰(chuò)断壁残垣(yuán)
  B.忐忑(tè)和煦(xù)吹毛求疵(cī)
  C.犀利(xī)璀璨(cuǐ)锲而不舍(qì)
  D.胆怯(què)迁徙(xǐ)浩瀚无垠(hàn)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宽恕祈祷抑扬顿挫
  B.裸露窒息相形见拙
  C.睿智慰籍恪尽职守
  D.溃赠狡黠莫衷一是
  班级开展“地铁•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4.下图是南京地铁的标志。请说明该标志哪些图案提示这是
  “南京”“地铁”。(2分)
  ▲
  5.下面这则报道中,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3分)
  A对于南京这座古都而言,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是这座
  城市的绿色名片。B南京为建设地铁欲迁移1000余棵法桐的
  方案引起市民质疑。南京市政府日前表示将广泛听取民意,C改革地铁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法桐。不少市民建议用“法桐绿”作为地铁3号线的标识色,D纪念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护绿行动。
  6.下面是张贴在南京地铁站台的一幅公益广告图,它曾经感动过很多乘客。请你根据上下文补全图中大象母子对话中所缺的标点,并用一句话概括这幅公益广告的含义。(3分)


  含义:▲
  二(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14分)
  【古诗阅读】
  7.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首诗是韦庄在唐朝灭亡之前途经古城金陵写的一首怀古诗。首句的霏霏江雨、萋萋江草及第二句的一个“空”字,为全诗营造出一种▲的氛围。(1分)
  (2)对三四句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无情最是”的正常语序是“最无情是”,“无情”前置可以突出台城柳的“无情”。
  B.台城柳“无情”,是因为它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春来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C.诗人是以杨柳的“无情”反衬他面对时代变迁的伤痛,在历史感慨之中暗寓伤今之意。
  D.台城柳本身是植物,是没有感情的,因此诗人说台城柳“无情”是客观的描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