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福建省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2011届高考最后阶段冲刺模拟卷语文卷(一)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89 KB
评级:
时间:
2011/5/5 21:43:35
下载:
本月:1 总计:2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13580字。
福建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2011届高考最后阶段冲刺模拟卷语文卷(一)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 (王羲之《兰亭集序》)
(2)桂棹兮兰桨, 。 (苏轼《赤壁赋》)
(3) ,竞周容以为度。 (屈原《离骚》)
(4)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李清照《声声慢》)
(6)潦水尽而寒潭清, 。 (王勃《滕王阁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拙效传 (明)袁宏道①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②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 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②突:烟囱。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 过:拜访
B.一日至比舍,犬逐之 比:亲近
C.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 坐:不费心,不劳神
D.主者谅其无他 谅:体谅
3.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3分)
①冬仆迷路 ②冬仆饮酒 ③冬仆推门 ④东仆市饼 ⑤戚仆缚薪 ⑥奎仆市帽
A.③⑤ B.②⑥ C.①②④ D.①⑤⑥
4.下列对这篇文章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冬这个仆人很健忘,他随作者到燕京,与门隶们玩耍,有时人们问他的姓名他都回答不上来。
B.文章详略得当,共写了四仆,其中冬是自己的仆人,记了四件事,最详;其余三仆,则较略,奎仆记了两件事,戚仆和东仆各只记了一件事。
C.作者说:狡兔和乌贼善于趋避和藏身,却仍然难逃杀身之祸,意在说明巧不如拙。
D.作者赞仆之拙,认为拙者有福,与老庄的大拙胜巧.巧伪不如拙诚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3分)
答:
(2)少役于伯修。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3分)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附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试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对“炼字”这一技法做出简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文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的内容,从诗歌思想感情入手,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16分)
(一)文化经典阅读(6分)
7. 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福建省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一年语..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福建省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二年语文试..
2010-2011学年(下)福建省漳州双语实验学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语..
2010-2011学年(下)福建省漳州双语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课标..
福建省诗山中学2011届高三年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福建省东山二中2011届高三“五一”前冲刺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课..
2011年福建省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二) 人教课标版
福建省福鼎三中2010-2011学年(下)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