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20字。

  2011年高考作文预测:对话
  命题猜想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莎士比亚曾说:“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而在这样一幕人生剧上,有对白,有独白,有旁白,个体之间的交流,个人自我的反省……正是这些,将剧情推向高潮,完成人生的圆满。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定文体。
  观点导引
  1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精神的交流。对话的目的在于寻求某种使交流者面对差异并探讨差异的方式。
  2 人的心灵的自我对话促使自我反省,完善自己。
  3 不论是对白还是独白,实质上都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人们通过对话共同创造一个更大的人类认识空间,创造出一些人前所未见的新思想、新行为。
  4 通过对话,倾听不同声音的交响,调适自己的经验世界、调整自我“在场”的姿态,重建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人类理性生存的标志。
  5 在敞开自我、走近他人的对话中,相互追问、相互聆听,共同寻找生命的意义,体现最高层次的生命关怀。
  6 在对话的交流中,我们要学会尊重人的差异。
  素材宝库
  1他们用诗文进行对话
  杜甫,一个漂泊的伟大诗人,在孤独的时候,想念的是友情,是他深为钦佩的朋友。他写下著名的《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他充满钦佩地盛赞李白“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既清新又俊逸。可是几丝喟叹油然而生,他们两个,一个在渭北,一个在江东,远隔千山万水。一句“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将思念之情推向极致!那种对朋友重聚的渴盼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真正的友情是同一个精神层面的对话,而非其他。
  吴均,在他游历山水的过程中,他想起了朋友,禁不住把眼前所见尽情描摹,写下著名的《与朱元思书》,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中国人好辩的精神实质
  中国人好讲“辩”。古往今来,一场义利之辩经过各种声音的分解化合,已经绵延了二千多年。至今仍是一场未完成的伟大对话。我们说“义利之辩”伟大,在于“辩”并非一个由独白者构成的争辩体系,而是在构成“辩”的所有成份之间,蕴涵着人类交流深刻的对话性。广开言路,万象自呈,空前自由地容纳形形色色的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