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6660字。
北京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高 一 语 文 2011.04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生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并上交答题纸。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20分)
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翌日(yì) 祈祷(qǐ) 忌恨(jì) 不可估 量(liàng)
B.不啻(chì) 愀然(qiǎo) 桂棹(zhào) 酾酒临江(lì)
C.蹙缩(cù) 歆享(xīn) 暴戾(lì) 繁芜丛杂(wú)
D.枕藉(jiè) 谟猷(yóu) 悲恸(dòng) 毛遂自荐(suí)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酗酒(xù ) 滂沱(páng) 痉挛(jìng) 水涨船高(zhàng)
B.强劲(jìn ) 癖好(pì) 靓妆(jìng) 前倨 后恭(jù)
C.撷取( xié) 狙击(jū) 稗官(bǐ ) 浑身解数(jiě)
D.躯壳(qiào) 稽首(qǐ) 黢黑(qū) 落拓不羁(tuò)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玷污 亲睐 竞相 得意忘形 B.赡养 苍海 通牒 谍谍不休
C.观摩 自矜 黯然 横槊赋诗 D.翩跹 虬龙 污蔑 不共带天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谈笑风声 闲情逸致 浮想连翩 精简机构
B. 幡然悔悟 金榜提名 见风驶舵 明火执杖
C. 皇天后土 责无旁贷 振聋发聩 各自为政
D. 至高无上 礼尚往来 突如奇来 立杆见影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课文《社戏》、《故乡》、《孔乙己》、《祝福》都出自《呐喊》。
B.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其代表作《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生活画卷,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著称于世,世称“三苏”。“三苏”和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柳永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D.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他集一生精力完成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
6.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 。
。 。 。 。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①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
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它是中国画技法之一,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
③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
④又如画一曲尺形式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
⑤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
⑥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
A.③①④⑥②⑤ B.③①⑤⑥④②
C.⑤③①④②⑥ D.①④⑥②⑤③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