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90字,
《湘夫人》教案
一、导入新课
洞庭湖特殊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的文人(如范仲淹等)在文章中的赞美和歌颂,因而就显得特别有名。在我们所知道的历代文人中和洞庭湖关系最密切的,影响最早的就是屈原的神话悲剧故事《湘君》和《湘夫人》。
二、楚辞、《九歌》简介:
1、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多用语气词“兮”字(起着表情作用,又有着调整节奏的功能,还代替某些虚词起语法作用) ;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楚辞开启的创作母题:香草美人——对《诗经》赋比兴手法的推进;
士大夫的臣妾心理;
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的初步定型;
悲秋;
士不遇;
忠怨——忠君爱国、昏君形象的曲折表现。
2、《九歌》: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王逸《九歌序》。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
三、背景介绍:
1、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据传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湘君就是传说中尧、舜、禹中的舜。他到九嶷山惩戒恶龙 ,死在苍梧,他的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到南方寻找舜,走到洞庭湖附近,听说舜已经崩于苍梧之野,二人抱头痛哭起来,一直哭了九天九夜,眼睛流干了,哭出血泪来,然后就投江而死。而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也叫“斑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洞庭湖中有君山,又叫洞庭山。山上有二妃(尧的两个女儿即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墓和湘妃寺,在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的斑竹,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
2、屈原的《湘君》《湘夫人》:湘水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