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8300字。

  广东省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命题:范筠桦         审定:刘绮筠         校对:罗丽佳  陈莉
  本试卷共七大题,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题目必须用黑色字 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卡和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摇橹(lǔ)    搭讪(shàn)    露出破绽(zhàn)   拾(shí)级而上
  B.牝马 (pìn)    悭吝(jiānlìng) 羽扇纶巾(ɡuān)   雕栏玉砌(qì)
  C.褴褛(lán)    巉岩(chán)     毛骨悚然(sǒng)   倏来倏去(shū)
  D.咨嗟(zī)    菡萏(hàndàn)   步履踉跄(cáng)   戛然而止(ɡ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 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B.奥运火炬在成都传递时,热情的成都市民纷纷到火炬传递的大街上去观看,很多居民小区都十室九空了。
  C.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并不是最好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D.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对小王对号入座,说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指挥,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C.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D.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
  4. 给下面句子排序,语意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人人生而平等
  ③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
  ④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⑤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
  ⑥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A.①⑥④③②⑤        B.③⑤⑥④②①
  C.⑥③②④①⑤        D.⑥②④①③⑤
  二、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5~6题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 百战穿 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下列关于《从军行》主题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关屹立。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6.下列关于《从军行》艺术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很好地烘托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B.“孤城遥望玉门关”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用倒装句是为了突出孤城戍守的悲凉。
  C.青海和玉门关相距甚远,诗人却突破空间界限,将之组合在一起,显得大气磅礴。
  D.本诗的结尾融情于景,气象浑茫、含蓄丰富地展现边塞战士的豪情壮志。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7~8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 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下列关于《声声慢》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诗人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全词抒写了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的哀愁,情调哀伤凄苦。
  B.叠词的运用是本词的一大亮点。开头连用七组叠字,声情并茂,把诗人哀愁忧伤、惆怅迷惘的内心感受和凄清寂寞的外在环境融为一体。
  C.本词语言含蓄典雅。诗人选取了急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抒写内心的忧伤,似是信手拈来,实则精雕细琢。
  D.全词借景抒情,透过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景象,表现诗人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
  8.下列诗句与例句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