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488字。

  一玉口中,“国”字乎?
  余和霖
  《国家》是建国六十周年献礼歌曲,由著名艺人成龙在盛大场合首唱,传遍千家万户。《国家》的词、曲、唱是否经典,我纯粹外行,无权置喙,但歌词首句“一玉口中国”这么写这么唱,我惊诧莫名,因为我是个汉语文教员,尊重母语,不敢误人子弟,你这“一玉口中国”的声音太强大了,我必须为我的学生解惑。
  一玉口中,“国”字乎?非也。
  除非你有权有势能让汉语世界的所有人将简化字“国”之“囗”,认读成“口水”之“口”,否则,“国”之“囗”,就只一个读音:围(wéi)。“囗”、“围”古今字。“囗”与“口”又是部首字,任何一本汉语字典词典的“部首目录”及“检字表”,都有这两部首。作为偏傍,“囗”名称为:方框儿(fāngkuāngr);“口”名称为:口字旁儿(kǒuzìpángr)。故而“一玉口中国”应是“一玉囗(wéi)中国”之误。《国家》之歌如果这般作词歌者如果这般演唱,可能没有“一玉口中国”悦耳动听,但事实毕竟是事实。连小学生都明白的汉字常识,居然无知还堂而皇之,就不怕别人指责没文化且误人子弟?难道当红歌曲只要政治正确,就能不正确使用国家文字而随意写随意唱?
  “一玉口中国”,是用拆字法解字,这没什么不好。巧妙如“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还能成佳联,但“一玉口中国”,是怎么也解不出“国”字来的。拆字也常设谜面玩游戏,倘依“一玉口中”为谜面,猜一字,或许答案是“国”字,那是将“囗”视为“大口”的游戏,但《国家》之词焉得儿戏?若另外猜,谜底或许是“死”,因为在葬俗中,“口中含玉”是对死者尊贵身份的礼遇。游戏若此,岂不大煞风景?
  献礼之歌献礼之唱很庄严。作者、歌者、创意、编导、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成团成堆,耗物力财力多多,这是传统,运用也自如。但凡夫俗子在几分钟就能从汉语工具书上弄明白的“国”字,诸君怎么就不明白?抑或庄严之事就舆论一律,即便错了也一律?唉,“国”字啊!如果不随意简化,《国家》首句又何以遭此质疑?
  “国”是“國”的简化字。繁体“國”字,俗体异体写法也有,“囯”是通行的一个,从囗,从王,会意字。原简化方案中,计划简“國”为“囯”,遭反对。理由是,我们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怎么能用“王在囗中”呢?这理由时代烙印深刻,很政治却很不专业。有大人物说:“那就(王字)再加一点吧!”于是“国”字诞生。但“国”字简化,并不合当时简化方案的原则,按原则它本应选个比“国”简化的俗体字来取代,比如“囯”。但原则抵不过政治正确,便随意了。“国”当然也不合汉字造字六书规则,“象形”说不上,“形声”说不上,“会意”也说不上,把“玉”理解为“传国玉玺”倒勉强沾点边,但一句“人民当家作主”就能让你缄口无语;“假借”、“转注”更不用说,至于“指事”,只有把“指事”理解为同音词“指示”才能当家作主造出“国”字来,这也太荒谬了!“国”无疑是指示随意之作。如果依了原计划的“囯”字,你说《国家》之歌有天大的胆,也不会写出首句歌词“一王口中国”。所以,“一玉口中”的歌词随意与“(王)再加一点”的简化随意有异曲同工之妙:冒犯文字的尊严。
  写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认为我是简化字的反对派,繁体字的拥护派,其实不然。尽管简化字在推行使用中的缺陷,客观存在并日渐凸显,但简化字是法定的规范汉字,我反对得了吗?尽管繁体字已重新进入书籍、影视、广告、标牌、产品推介、招投标书、会议等文字领域,但简化字推行五十多年了,我拥护繁体字它“复辟”得了吗?我只是个捍卫文字尊严的语文教师派。汉字无论繁简,都必须尊重它规范使用它,不得随意妄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