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20字。
《拿来主义》教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全文,掌握重点词语。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2、能说出对“拿来主义”内涵的理解,并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了解鲁迅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简单导入,板书课题,揭示目标。(1分钟)
二、自学指导一
(一)学生齐读课文(5分钟),完成以下任务(5分钟):
1、读准以下字音。
自诩(Xǔ) 孱头(càn) 吝啬(sè) 剔 除(tī) 脑 髓( suǐ)犀利(xī)蹩进(bié)残羹冷炙(gēng)(Zhì)给与(jǐ)糟粕( pò)玄虚(xuán)冠冕(guān)(miǎn )
2、从课文注释上找出易考的词语并解释。
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
大度:气量宽宏。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烤肉。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玄虚:这里指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冠冕:很有体面、气派。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二)再次速读课文,要求默读,整体把握全文思路。(10分钟)
1、围绕题目“拿来主义”,思考: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用笔勾画原文)
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在本文中,主要体现为以下句子:
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7段)
②他占有,挑选。(第9段)
③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自己来拿!(第10段)
师:这三句话是我们理解这篇杂文的钥匙,是我们阅读本文的入门途径。
2、全文思路:
第 7 、 8 、 9 、 10 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第 7 段用“ 所以 ”一词,紧接上文,领起下文,直接提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主张。
第 8段是说“‘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第“ 9 ”是说拿来主义者 “占有,挑选”,
第10段是说“总之,我们要拿来”。
第7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表明第7-10段是谈“什么是拿来主义”,而第1-6段则谈的是“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三、后教环节一:(5分钟)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四、自学指导二:
(一)细读课文,深度研讨文章内涵。
1、齐读文章第8、9、10段内容,思考:面对“大宅子”,有哪些态度方式?揭示了什么心理?如果说大宅子是比喻文化遗产,对待文化遗产有哪些错误态度?
并填写以下表格(10分钟):
总喻 比照对象 对待遗产的方式 作者评价 对待态度
得了一所大宅子 孱头 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 因“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懦弱无能) 逃避主义 三 种 错 误 态 度
三种错误态度
三种错误态度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为了“保存自己的清白”(毫无判断力) 虚无主义(全盘否定)
废物 欣欣然地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烟片 “接受一切”(不加选择) 投降主义
(全盘西化)
“拿来主义”者 “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拿来主义 正确态度
2、细读第9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大宅子”是比喻“文化遗产”,那么“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文化遗产中什么类型的事物?“拿来主义”者对待这些事物的态度是什么?(5分钟)八个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明确:“大宅子”指文化遗产
本体 喻体 “拿来主义”者的态度
“鱼翅” 精华 吸收
“鸦片” 精华与糟粕互见 批判地吸收
“烟枪和烟灯” 旧形式 留一点,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姨太太” 纯粹的糟粕 坚决地抛弃
对于“鸦片”、“烟枪和烟灯”作适当启发。
鸦片:清末有些人吸食烟片,身体垮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看来鸦片不是好东西,但鸦片作为药用,有很好的止痛效果,看来鸦片又是有用的东西。
烟枪和烟灯:吸食鸦片时的烟枪和烟灯是工具,而烟片则是吸进来的内容,联系文化遗产中某些不好的内容究竟是凭借什么才得以流传的?,想想烟枪和烟灯指什么。
(二)第8、9两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此项也许到下节课)
明确:1、比喻论证。
效果: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事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