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40字。

  共工怒触不周山
  《淮南子》
  郁流星
  教材简析:
  共工神话源远流长了几千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怒触不周山。为什么在所有的共工神话里,怒触不周山会脱颖而出?从文学本体上,它又有何价值?放在神话这个特定的题材中去,怒触不周山的高明之处又在哪里呢?对我们今天来说,学习神话究竟是为了什么,除了继承传统文化外,有没有更深刻的含义?带着这些疑问,重新走进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个短小的文本包含了更多丰富的内容。
  教学设计:
  首先要看到的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作为双重文本在教学上的意义。第一,它是一篇短小的古文;第二,它是一篇神话。那么在教学设计上如何兼顾两者,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就成了首先要关注的东西。幸而,不周山实在很短,而且对于“言”的要求实在不高,这也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性提供了便利。那么接下来要思考的是,究竟应该让学生学什么,通过这个文本,应该让学生知道些什么。也就是确定教学内容。
  对于文言文教学,诵读和背诵已经成为一个共识,不周山也不应该例外。所以,熟读成诵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教学内容,应该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当堂成诵,同时也要注意多读。另外,共工怒触不周山也不仅仅只是一篇文言文,他更是一篇神话作品,对于神话作品应该如何来读,神话与其他文学题材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里?在思考归纳之后,私以为神话最大的特点就是留白。只有留白才能真正扩大神话的想象空间,从而保持神话的神秘感,也为后来人对神话的二次创作留下余地和空间。所以,设计将以不周山为例,感受和分析神话的省略艺术。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1、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
  2、 以《共工怒触不周山》为例,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省略艺术。
  教学难点:
  1、 如何理解共工之怒。
  2、 不周山的省略艺术在神话中的广泛运用。
  3、 不周山的省略艺术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原型意义。
  教学步骤:
  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共工怒触不周山》,出自《淮南子》。有谁来介绍一下《淮南子》这本书,上学期学过的《塞翁失马》也选自它。事实上,《淮南子》里不仅保留了许多寓言故事,也保留了许多上古神话,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就是一篇神话。(以复习文学常识导入)
  一、 读一读
  1、 师范读,学生正音,并感受节奏。(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哪几个词比较陌生?)
  颛顼:与黄帝、鲧、尧、舜并称为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后裔。
  共工:传说中的部族首领,炎帝的后裔。
  2、 生自由读几分钟,要求读准确,并读出节奏。
  3、 生范读,检验自由读成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