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论语》十则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做到当堂成诵,学会整体感知浅易文言文。
2.了解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课文意思,学会质疑问难。
3.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究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品德修养。
4.整理、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语言材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前人对《论语》的评价,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学者尚且如此呼吁,那么作为中国人更应辩正地、批判地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认读课文。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A.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B.教师进行朗读方法指导,可采用“摇头晃脑”式,语速稍慢,语调抑扬顿挫,在停顿、节奏、语气、感情等方面也给予点拨。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抽查。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四人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班里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三.析读课文。 
1.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2.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        与学习    有关”这个句式说话。
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四.理读课文。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或者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各种分类,让学生讨论后回答)。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