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9道题,约6510个字。

  安徽省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二)
  (试题卷)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试题。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6分)
  ①,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②,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⑤,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⑦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⑧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或王安石的《登飞来峰》。(4分)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读书如春郊新绿,翠柳扶风,欣欣然一片青青之意。一字字一句句如行云流水般从眼底心头漫过,留下悄喜,留下轻愁,留下一份无言的感动与感慨。读朦胧的诗篇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婉约的心xù 随黄昏的柔风融入斜阳最后的笑靥;读纯情的小说如月下闻琴,泠泠之间漫浸满地斑驳的松竹之影,或心动,或心痛,点点滴滴的青春在心底会集成流淌的花溪潺潺;或读一些明净的散文,如五月的田野怡红快绿,在浩荡的长风中驰心chěng 怀,激扬着生命中最初的豪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朦()胧漫浸()心xù()驰心chěng ()怀
  (2)文中第四行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
  (3)“泠泠”的意思是;“怡红快绿”中,“快”的意思是。(2分)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读书给人带来的愉悦之感。(1分)
  3.阅读下列一组材料,完成⑴—⑷题(12分)
  材料一:5月4日,广东实验中学举办该校第一届青年礼——初二全体同学在操场上给父母下跪,并从父母手里接过了父母写给自己的家书。校长表示,青年礼源于一位普通学生的建议。老师和家长委员会认为,跪是中国的最高礼节,通过这种形式最容易让学生留下最深刻的人生印象。
  材料二:支持者:跪拜礼能表示最庄严端正的礼节,“羊有跪乳之恩”,见父母亲行跪拜礼完全不为过。A没有奴性教育的封建思维,B没有往日叛逆的言辞,C也没有鸿沟遍布的“代沟限制”,父母和孩子零距离的一次倾听,我们的确不要误读其最真性情的流露。
  材料三:反对者:说此举孩子给父母下跪就是封建,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形容为“奴颜婢膝”或“卑躬屈膝”,孩子并不能真正得到转变。
  材料四:五四”青年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与首都各界青年代表座谈时说,纪念“五四”青年节,要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要求青年善于独立思考。
  ⑴材料二ABC三句语序有误,请正确排序:(2分)
  ⑵材料一为一则新闻,请简要概括其内容:(2分)
  ⑶材料一中“跪拜父母”做法引起了社会讨论,材料二、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4分)
  ⑷结合材料四,为了响应温总理的号召,请你为“五四”青年节设计一项具体活动,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4分)
  4.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完成(1)—(2)题。(4分)
  (1)鲁迅《朝花夕拾》中,刻画了很多人和物的形象:有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人名);也有让作者厌恶和仇恨的动物(动物名)。(2分)
  (2)阅读下面的寓言,回答问题。(2分))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上面这则寓言选自《》,它的寓意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