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0张,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第四单元《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教学重点突出,主要以明确散文与诗歌在塑造形象上的区别为主,适用于第二课时的教学,可用导学法和研讨法进行教学,效果良好!附有教案,约2630字。

  《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
  双安中学  叶倾城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第四单元《项羽之死》
  【授课时间】2010年12月13日
  【教学目标】
  1、明确古代散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会鉴赏古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3、明确散文与诗歌在塑造形象上的区别
  4、学会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教学重点】
  1、明确古代散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会鉴赏古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明确散文与诗歌在塑造形象上的区别
  2、学会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导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和分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板书《霸王别姬》,并放视频)
  2、导入语:刚才一曲慷慨激昂的《霸王别姬》让我们联想、感受到了哪一位英雄人物?(学生齐答:项羽)项羽曾经号称西楚霸王,这位西楚霸王曾经火烧阿房宫,大火三日不熄,坑杀秦兵二十万,所过之处无不残灭,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曾经如此残暴的失败将领,却让秉笔直书的司马迁大笔一挥将其归入项羽本纪之中,何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项羽之死》,走近项羽,一起来欣赏项羽的人物形象。
  二、整体感知,概括场景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了本文,相信同学们已经基本疏通了课文的词句,接下来,先请一位同学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文中叙写的几个主要的场景:
  明确场景: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PPT)
  三、诵读研讨,把握项羽形象及其塑造手段
  1、从朗读到美读,需要一个过程,下面就让我们齐读第一段,看一看夜闻四面楚歌时,项王有何动作表现?(要求学生诵读过程中将表现项羽动作的词圈点出来)
  明确:垓下之围: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
  男儿有泪不轻弹,历经八载,从未言败的项王,此时涕下数行,一曲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悲壮哀婉,唱出了英雄的末路之悲,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诵读,来感受一下末路英雄的悲凉。
  (读罢请一个学生说说垓下歌的内容)
  师:歌中的反复唱叹,显得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一个怎样的项王形象跃然纸上?
  生:多情善感。
  师:的确,血性男儿也有柔情千回的一面,一段垓下悲歌使一个“多愁善感,儿女情长(性格特点ppt)”的英雄项羽跃然纸上。面对着宝马、美人、江山、英名的逝去,这次弟,仅仅一个泣字又怎么能够表达呢?想一想这个泣字包含了哪些情感在里头?英雄末路的一个泣字,包含了哪些情感?
  生1:时运不济,充满悲凉之情
  生2:体现了项王的不甘、苦闷、绝望、失落(有绝望吗?往下看)
  生3:无奈
  师:虽为英雄,英雄也有无奈时,让我们把这种无奈之情读进垓下歌里,垓下歌应该怎么读?(推荐一生诵读。)评点、提示:除了无奈之外,老师觉得垓下之歌中还应该读出壮、悲、哀、叹的情感!(ppt打出字幕提示,请另一生根据提示再次诵读)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壮)
  时不利兮骓不逝。(悲)
  骓不逝兮可奈何,(哀)
  虞兮虞兮奈若何!(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