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11年高考重庆市语文考前模拟试题(A)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203 KB
评级:
时间:
2011/5/30 9:41:20
下载:
本月:1 总计:35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2题,约11020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重庆卷)
语文考前模拟试题(A)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共30分;第11至19题为非选择题,共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 (选择题 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宇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充牣(rèn) 畏葸(xǐ) 冲(chòng)床 穿凿(záo)附会
B.央浼(miǎn) 行(háng)第 褊(biǎn)小 朝暾(dūn)夕月
C. 廊庑(wǔ) 棱(1íng)角 口讷(nè) 万头攒(cuán)动
D.伛偻(1óu) 蒿(gāo)艾 嚼(jiáo)蜡 百折不挠(náo)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修葺 涸泽而渔 摧人泪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重听 气喘吁吁 欢呼雀跃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C.脉博 期期艾艾 鸠占鹊巢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D.缱绻 残羹冷炙 恰如其分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西南联大的风流,就像魏晋风度一样,令后人景仰。这风流包含了不党不官、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沉潜专注、甘于奉献、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
B.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它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逐步向前推进。
C.长期以来,各级官员把官场的繁文缛节当成一种为官待遇,习以为常,安之若素。但2010年的春天,吹来了礼宾改革春风。期盼这股清新之风,能吹走官场的繁文缛节。
D.虽然我因病久住在重庆郊外的歌乐山,深居简出,但也还些朋友不时登山造访潭府。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B.这敲击声以有规律的、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短句出现,就像定音鼓部的谱号。
C.我们可以很平实地说出对一个孩子的印象,“他举止动作活泼灵敏”,也可以打个比方,“这小孩真是麻利,活像个小猴子。”
D.这样一种求真的态度,倾毕生之力用理性的思维去解开那伟大而永恒的谜——宇宙和人类的真面目是什么——是人类文化发展到高度的标志。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08年,是中国网络文学的第十个年头。处于边缘地位的网络文学正在向主流方向靠近。在这股洪流之中,穿越小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多网络作家中,流行着“无穿越不能成小说”的口号。
什么是穿越小说一般认为,穿越小说就是以穿越为主要内容而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所谓的穿越,指的是主人公因为某些原因,从自己所在的时空转换到了另外一个时空,这种时空转换可以是从现代到古代,也可以是从现代到未来,更可以是从古代或者未来到现在。
其实穿越小说不是网络文学的原创产物,这种类型的小说,在外国文学中很早就已出现。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在1889年出版了一部名为“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的小说,具备了穿越小说的所有要素。1993年杜娟创作的《交错时光的爱恋》,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穿越题材的言情小说;1997年出版的《寻秦记》,则成为中国穿越小说的里程碑,影响非常大,不仅被拍成同名电视剧,它的作者黄易更是被称为“中国穿越小说之父”。
从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中国引起网络创作浪潮开始,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10年。2002年以前,网络文学的特点是作者和网络之间是平行的,作者多借用网络束发表自己的作品,其中城市情感类小说数量最多,穿越小说虽然也开始萌芽,但是没有什么影响力。2002年到2004年,这个时期的作者已经具备了网络特征,玄幻小说一片红火,而穿越小说基本被湮没。2005年至今,中国网络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网络作家,同时,这一时期是穿越小说的繁荣期,出现了一大批口碑较好的优秀作品。
这一阶段,穿越小说已经不单单局限在原先的历史题材上,而是扩展到了玄幻、都市、科幻、武侠等各个领域,引领了网络文学的“穿越时代”。同时,穿越小说质量也越来越站采用的产业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拿穿越小说占比重很大的起点中史网来说,在实行了收费阅读之后,网络作家能够凭借自己的小说获得经济收入,如《回到明朝当王爷》的作者月关,这部小说就为他带来了2万元以上的月收入。经济上的保障使得网络作家对自己作品的质量更加重视,而不再是“胡编乱造”。
和国外穿越小说相比,国内穿越小说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的穿越小说作者的年龄集中在20~30岁,人生经验、艺术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欠缺,这使得穿越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不大高。此外,国内的穿越小说题材容易重复,个性也不够鲜明。如今模式化成为制约穿越小说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小说大同小异,和国外个性鲜明的穿越小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5.下列各项对“穿越小说”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穿越小说”是网络文学对某一类作品的称呼,这类作品的主人公往往因某种原因从自己的时空转换到另外的时空,故事情节也由此展开。
B.穿越小说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中国网络文学出现以前,中国穿越小说就有了里程碑式的作品了。
C.穿越小说随着网络文学的繁荣而迅速发展,引领网络文学进入了“穿越时代”。
D.穿越小说在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最初的创作一般局限在历史题材上。
6. 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网络文学发展的十年间,最初,一些作者借助网络发表自己的作品,随着网络的普及,有一些作者依托文学网站创作和成长,成为网络作家。
B.目前网络文学迎来了“穿越时代”,但国内的穿越小说存在许多不足,这与国内网络作家的年龄、阅历、经验都有很大关系。
C. 中国的网络文学发展刚刚经历十个年头,就进入了“穿越时代”,表明穿越小说已经成为文学发展的的主流。
D.国内的穿越小说模式化比较严重,题材重复,这是制约穿越小说发展的关键因素。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学网站实行收费阅读后,网络作家对自己作品的质量更加重视,可见收费阅读是提高网络小说质量的最佳手段。
B.要使穿越小说艺术性更强,思想性更高,需要作者具备更丰富的人生经验、更高的艺术修养。
C.优秀的网络作家带动了网络文学的繁荣,同时网络的普及又给了网络作家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D.纵观国内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虽然出现了许多让我们欣喜的优秀作品,但是真正值得反复回味的经典的作品还不多见。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的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
大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魏书曰: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大祖善之,故试以治民之政,迁离狐大守。
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大祖击谭、尚于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尚遣魏郡大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大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候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从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干于壶关,击管承于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自请愿徙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①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重庆市珊瑚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七) 人教版
重庆市珊瑚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人教版
重庆市珊瑚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人教版
重庆市珊瑚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人教版
重庆市巴川中学2010-2011学年度春期模拟检测初2011级语文试题(一..
重庆市巴川中学2010-2011学年度春期九年级下语文半期考试题 人教..
重庆市高2011级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版
重庆市2011年中考语文临考冲刺训练试题 人教版
重庆市高2011级考前冲刺测试卷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重庆市南川区2011年上期初三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