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大自然的语言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 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 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2. 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 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三. 教学安排: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的几篇说明文,他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
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 生字词:
  连翘( )   翘( )尾巴   衰( )草连天    鬓毛衰( ) 落(  )叶   丢三落( )四   落( )枕   观(  )测
玄妙观(  )   差(  )异    差(  )遣   差(  )劲
参差(  )
2. 学生集体朗读
3.根据课后练习一,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