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7250字。

  大庆中学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数:150分
  一、古代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每题3分,共12分)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 通检身清正,好武略,善骑射。开皇中,为亲卫大都督,文帝遣通往陇西检覆群牧,得隐藏马二万余匹。文帝盛怒,将斩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千五百人,通谏曰:“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岂容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余人?愚臣狂狷,辄以死请。”文帝嗔目叱之,通又顿首曰:“臣一身如死,望免千余人命。”帝寤,曰:“朕之不明,以至于是。感卿此意,良用恻然。今从所请,以旌谏诤。”悉达等竟以减死论。由是渐见委信,擢为右武候车骑将军。奉公正直,虽亲戚犯法,无所纵舍
  义兵起,代王遣通进屯河东。既而义师济河,大破通将桑显和于饮马泉,永丰仓又为义师所克。又有游军数百骑自南山来击其背,三栅之兵复大呼而出,表里齐奋,显和军溃,仅以身免。悉虏其众,通势弥蹙。或说通归降,通泣曰:“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每自摩其颈曰: “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劳勉将士,未尝不流涕,人亦以此怀之。高祖遣其家僮召之,通遽命斩之。窦琮纵通子寿令往谕之。通大呼曰:“昔与汝为父子,今与汝为仇雠。”命左右射之。
  通知不免,乃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天地神祗,实所鉴察。”遂擒通送于长安。高祖谓曰:“何相见晚耶?”通泣对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为本朝之辱,以愧代王。”高祖曰:“隋室忠臣也。”命释之,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仍为太宗行军元帅长史。从平薛举,时珍物山积,诸将皆争取之,通独无所犯。高祖闻而谓曰:“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 复从太宗讨王世充。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武略,善骑射。    善: 擅长    B、文帝遣通往陇西检覆群牧   覆:审察
  C、今从所请,以旌谏诤  旌:表示     D、吾蒙国重恩、             蒙:承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朕之不明,以至于是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今从所请,以旌谏诤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隋室忠臣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由是渐见委信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表明屈突通“尽忠于隋”而又“功立于唐”的一组是(  )
  ①臣一身如死,望免千余人命              ②高祖遣其家僮召之,通遽命斩之
  ③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天地神祗,实所鉴察   ④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 
  ⑤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            ⑥世充平,通功为第一
  A、②⑥     B、①④   C、③⑤    D、②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突通被李唐义兵打败后,忠于隋朝,义不降李唐,将前来劝降的家童杀死,并用箭
  射前来劝说的儿子。  
  B、屈突通被任命为将军,虽大权在握,但执法如山,即使亲戚犯法也绝不放纵、姑息迁
  就,必按法律制裁。 
  C、屈突通查出了陇西隐藏两万多匹马不报的案子,皇帝因此要斩杀一千五百人,他不惜
  以死劝谏,终于使一千五百人免于死罪。   
  D、屈突通是隋朝忠臣,但降李唐后,同样清正奉国,跟随唐高宗征讨打败薛举,对缴获
  的财物秋毫无犯,深得唐高宗赞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每题3分,共12分)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1,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闭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不知何往,业夏○2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师责矣!”诚笑曰:“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3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