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30字。
彰显姿态,凸显风骨;改进评价,促进教学
———关于中考语文命题的解读及复习思考
宜都市教研室 彭泽元
中考各科中,语文是比较特殊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极为广泛,形式又丰富多样,加之试题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让许多教师学生面对总复习感到千头万绪而又无所适从,若“面面俱到”则无异于大海捞针,如有所侧重却又怕有所遗漏。如何有效进行中考复习,从09年朱老师的《用诗意的心情备战中考》到2010年蒋葵林老师的《走在科学与艺术的边缘》,分别从“诗意”、“科学艺术”的“雅度”和“高度”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和讲座,相信大家仍会记忆犹新。
因为我有幸连续两次参加了宜昌市中考命题的学习和锻炼,初步了解一些中考语文命题的要求和流程,李老师要求我就近年来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命制的过程”、 “命题走向”、“试题的指向”来给大家作一个关于2011年的中考复习的所谓策略的解读。所以我就从一个“学习者”“体验者”“经历者”的角度就自己对我市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给老师们做个汇报和交流,权当与各位一起来进行一次关于如何复习的复习,希望能够给予批评指正。
一、命题追求:继承中不断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既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准绳,也是语文学业考试的准绳。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被定性为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
宜昌市的中考语文命题始终坚持以课标为依据,坚持和体现“毕业与选拔兼顾”,“测量与展示兼顾” “评价与引导兼顾”等原则。选材适当,视野开阔;关注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生活;创新色彩鲜明,突出能力考查。是近年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鲜明特色。
回顾我们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探索之路,宜昌的中考语文评价改革始终以全新的姿态和面貌走在改革的前列。每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都力求从不同的角度给考生以意外的惊喜,给教学以精彩的回报。
2007年“与经典同行 为生命奠基”以历代文化典籍的赏析和品读为取材范围,不仅使我们完成了一次经典文化的学习之旅,同时,也使我们完成了一次评价改革的探究之旅。
08年秉着“继往开来,返璞归真”的命题思路,向大家展现了更加成熟、开放、理性的面容。
2009年我们以“触摸汉字”“轻松阅读”“快意写作”为主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真实而优雅的语文生活”为追求,不但为这份试卷注入了一股清新优雅之风,亮出了“经典”的宜昌风格,而且生动地再现了语文世界的朴实雅致和无限妙趣。
2010年的语文中考我们坚持能力立意的方向不变,力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角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