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7340个字。

  2011年惠安县初中毕业班学业检测
  语文试题
  (本卷共2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6分)
  三月北京,zhà(  )暖还寒。大地还穿着苍黄色的衣裳,春的脚步已悄(  )然走来,到处都弥漫着春的气息。
  清晨,在湖边散步,不经意间看见腊梅花稀稀疏疏地开了,油黄的花bàn(  ),香气扑鼻。北京早开的花都是干枝花,还没有长新叶的树枝如同国画的墨线,花儿就从那墨线里涌出来,显得十分谦逊。腊梅的黄不如迎春花的黄那么热烈、灿烂,表现出古逸苍冷之趣。有的秀丽如美人,有的孤独如老纳,有的坚贞如诤( )臣,有的孤傲如侠客。早开的花,总让人多一分怜惜。(摘自叶家松《京城花韵》)
  ⑴依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⑵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⑶下面括号中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墨线(“墨”查“M”声部,“线”共有八画)B.清晨侠客(四个都是形声字)
  C.古逸苍冷之趣(“逸”意指“超出一般”)   D.香气扑鼻,十分谦逊(都是主谓短语)
  2.诗文默写。(10分)
  ①,风正一帆悬。②八百里分麾下炙,。
  ③苔痕上阶绿,。④,千载谁堪伯仲间。
  ⑤,闻道龙标过五溪。⑥怀旧空吟闻笛赋,。
  ⑦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⑧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 列举初中已学过的三篇课文,分别说说文章教给我们哪些做人处世的道理?(3分)

 

  4.问题探究:莲文化探究。(9分)
  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请你依据学过的莲花诗文,按以下问题,对莲作一番探究。
  ⑴下面关于莲花的别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芙蓉 花中君子 B.荷花 国色天香 C.菡萏 空谷幽兰 D.净友 隐逸者
  ⑵从下面两个题目中自选一个作答。(3分)
  A.用说明性的文字诠释“藕断丝连”现象。(30字以上)
  B.依据《爱莲说》第一段的内容,用说明性文字介绍莲的形态。
  ()

  ⑶从读过的有关莲的古今诗文中,可以看出莲通常被赋予哪些含义?引用句子简析。(4分)


  二、阅读(62分)
  (一)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5-9题。(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交通”、“妻子”、“绝境”、“无论”和“愿为市鞍马”的“市”都是古今异义词语。
  B.选文中的“得”“舍”“着”“间”“为”“数”等字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多音字。
  C.“黄发”“垂髫”和《孙权劝学》中的“博士”、《期行》中的“家君”都是特指名词。
  D.选段中的“悉”“并”“咸”“具”“皆”都是“都”的意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