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
琼海市华侨中学 吴 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中提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2.积累生动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与过程
1.品味生动形象优美活泼的语言。
2.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情感与体验
培养学生用心体验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味生动优美形象活泼的语言。
难点: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疑点:文中写声音为何从“无声”写起?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自读课。
语言学用式教学:由音乐创设情境,学生发挥想象,再现音乐画面,导人新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对文中语句的感受,小组讨论交流本文的语言特点;做几个声音游戏,把自己的感觉写下来。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眼睛,给了我们色彩,把我们领进绚丽多姿的大干世界;耳朵,给了我们声音,让我们聆听大干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你听见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你听见过小蚂蚁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见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只要用心倾听,你就一定会听见的。
2.课前热身
听磁带,请学生发挥想象,再现音乐画面。
3、初读课文
1)学生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2)勾画出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
4.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归纳文章的结构。
课文以活泼风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各种声音,并对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去关注声音世界,声音就会充实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
(2)四边互动
互动1
学生自由发言,但切忌泛泛而谈,要求谈出自己听到这种声音的感受。例如谈风声,微风给人感觉温柔、和煦;狂风则让人感觉到威严、壮烈、豪情满怀。
互动2
课文1—3节所写的声音我们一般是听不见的。但课文第9节写“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者生活体验,引发读者思考。
互动3
学生可由前3节触类旁通:花开的声音、柳絮飘落的声音、写字的声音等等。
互动4
作者的观点是:聪明的人知道“过滤”声音,选择“有益”的声音用心品味,从而充实自己的生活、得到很多乐趣。
互动5
学生就课文9—12小节的内容自由发言谈体会。作者的观点有:“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欢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