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310字。

  第十九讲
  名句名篇
  2010年命题特点 1该考点的考查,体现了“提倡积累,重视中国传统文
  化”的思想。
  2.真正体现“名”。考的名篇都出自名家名作。
  3.名句内容注意思想感情的熏陶,既有教育性又赋含哲理。
  4.以课内为主,兼及课外,课外的名句一定是大家所熟悉的。
  应试高分瓶颈 1.学生往往喜欢集中复习,虽记忆了可记得不牢,以致丢分。
  2.复习时,有猜题押宝之意,以致积累不够。
  3.平时虽背过了,可书写有误,失分很多。
  命题点1  默写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命题点2  语境类默写
  命题点1  默写名句的上或下句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名句名篇主要是识记,因此,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方面;
  (1)平时注意积累。将在报刊杂志中见到的名句名篇随时整理记录下来,定期拿出复习。
  (2)集中记•忆和分散记忆相结合。一般每隔一天复习一次就好。
  (3)建立“易错句”积累本,找出出错原因,以便随时复习。
  (4)不仅要背过,更要落实到字面上,既要会写,这才是关键。
  解题步骤:
  第一步;认真审题,特别看清括号中的注释语。
  第二步:细读所给名句,并马上搜索空缺句。
  第三步:在草稿纸上写出“空缺句”中难写的字。
  第四步:确信无误,写在答题纸上。
  Ⅰ高考最新热门题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出师未捷身先死,            。
  (2)身无彩风双飞冀            。(李商隐《无题》)
  (3)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曹操《短歌行》)  
  命题目的与解题技巧: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古典文献极为丰富,其中不少名句名篇堪称中华文明的结晶。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丈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解析】  这次试题中出了三段:(1)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要求考生写出下句,难点在“襟”字的偏旁易丢掉一点,此诗选入第三册语文第ll课《近体诗八首》;(2)选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七言律诗《无题》,同样要求考生写出下句,难点在“犀”字容易写错,或者不会写。此题在1995年的全国高考题中曾经出现过,可知以前考过的名句名篇,井非完全没有可能再考;(3)选自曹操的《短歌行》,有的选“本”题为《步出夏门行》,初中课本以《观沧海》选入,井要求背诵。
  【答案】  (1)长使英雄泪满襟
  (2)心有灵犀一点通
  (3)若出其中  其出其里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3)大江东去,浪淘尽,            ,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轼(赤壁怀古))
  答案:(1)学然后知不足
  (2)明月何时照我还
  (3)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
  指导:(1)选自(札记•学记),这是一句关于教学相长的话,历年的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多有出现。(2)选自王安石的七言绝句(泊船瓜洲)此诗历来被传为推敲文字的好例,本届学生语文书第二册咬文嚼字)一课后的附录,收有此诗。(3)选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此词已选人第三册语文书第12课《词七首》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战战兢兢,            ,            。(《诗经•小雅•小曼》)
  (2)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3)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1)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Jb也。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指导:(1)选自(诗•小雅•小曼)此句较难,一般的复习资料上很难见到。(2)选自杜牧(阿房宫赋),此文属历代名篇,语文书第2册第16课自读课文,要求背诵,但是背诵距今时间较长,而且是给出下句要求写上句,又并非名篇中的名句,有一定难度。(3)选自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语文书第3册第12课《词七首》此句较易。以上三句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