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顺德一中
初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中段检测
     曹文丽
说明:1、本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共11页,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设有附加题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总分不能超过130分。。
3、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归宿(sù) 岿(kuī)然不动 
B、汲(jí)取  砥(dǐ)柱中流
C、磅礴(bó)  脍(kuài)炙人口
D、吆(yāo)喝 锲(qì)而不舍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辩伪去妄 滔滔不绝  B、不功自破 贪脏枉法
C、根深蒂固 毫不在乎  D、偃旗息鼓 无遐顾及
3、选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A、广州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所谓“赠人玫瑰,与人同香”!
B、朴素的打扮,不至于肆无忌惮,能把人的自然美映衬得更美。
C、如果做任何事都墨守成规,那么人类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D、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孩子们在晒谷场上尽情嬉戏,进退维谷的环境是他们开  
心的乐园。
4、选出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A、持之以恒(恒心) 不言而喻(明白)
B、黔驴技穷(贫穷) 永垂史册(流传)
C、锲而不舍(坚持) 富贵不能淫(迷惑)
D、孜孜不倦(疲倦) 运筹全局(筹划)
5、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行为。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二、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告  状(10分)
会议室大门紧闭,门上挂着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四个字:“非公莫入”。
室内,厂长和工会干部们正在审定五好职工的名单。在讨论到总务科会计杨庆是否可以当选时,大家意见比较一致。
“我认为,”厂长说话沉稳有力,“杨庆可以当选,他工作踏实,作风正派,群众关系也不错。”
“他对领导也很尊重,”工会主席喜欢插话,“他始终和领导保持一致。”
“笃!笃!笃!”轻轻的敲门声,敲得很小心,很犹豫。
会议给打断了。工会主席离开座位,开门去看:没人,怪了!讨论继续进行。
“杨庆在厂里的各方面表现一直都很好,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好几个工会干部这么说,看来杨庆当选是毫无疑问的了。
“笃!笃!笃!”又响起了敲门声,仍然是那样轻。会议再次被打断,大家皱起眉头。工会主席只得再去开门,咦,还是没人!
是谁在捣乱?所有的目光立即集中在门上,大家凝神屏气地等待着第三次敲门。
“笃……”刚敲了第一下,工会主席连忙拧动把手,急速将门打开,咳……是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小鬼,你捣蛋!”工会主席一把抓住小男孩的手。“不,我有事!”男孩说。
“你没有看门上挂着牌子:非公莫入!”
“看了,不是公的不能进来,我是男孩,是公的,可以进来。”
哗,大家都乐了。“进来吧!”厂长招呼小男孩,“可是你不能这样解释‘非公莫入’。”
“解释错了?那不怪我。《成语词典》上没有。”小男孩很认真,不像是个小调皮。
“你叫什么名字?”
“敝姓杨,木易杨,叫杨鲁,鲁迅的鲁,我……我有贵干!”小男孩说得一本正经。
大家又乐了。这孩子是怎么了?才八九岁,硬充大人,人小嘴老,太有趣了。
“杨鲁同志,那您有什么‘贵干’ ?”工会主席故意逗小男孩。
“我在找厂长,告状!”
“哦?我就是厂长。你告谁的状?”
“我爸爸。”
“你父亲?谁?”
“杨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厂长和工会干部们又忍不住地笑开了。可又觉得孩子来告状也许并非儿戏,倒应该认真地听一听。
“杨鲁,你的‘庆父’怎么了?”
“放寒假了,他不让我游戏人间,说是会玩物丧志,硬要我天天背《成语词典》。”
“让你背《成语词典》?”
“那么厚,889页,叫人惨不忍睹,我一看见它,就多愁善感了。你要不背,他就入室操戈,你要跑,他就要打断我的腿,要削足适履。爸爸力气大,打起我重于泰山,不像妈妈打我轻于鸿毛。爸爸一个耳光能把我打得犬牙交错。我只好背,背得我肝脑涂地,满脑子都是成语。”
“你妈妈对你什么态度?”厂长边笑边问。
“我妈妈和我爸爸是一丘之貉。爸爸不在家,换妈妈看着我,也是换汤不换药。有时妈妈还帮爸爸打我,让我腹背受敌。我真希望妈妈站在我一边,让爸爸赔了夫人又折兵。”
小男孩食古不化地乱用成语,成了这次审定会议的余兴节目,有的笑出了眼泪,有的笑疼了肚皮。
“你爸爸打你,找我们干什么呢?”
“我爸爸说,在家里要服从父母,在学校要服从老师,在单位要服从领导。你们是爸爸的领导,可以管他,叫他不要打孩子,让他束手待毙。”
“他在厂里先进,在家里落后。”小男孩生气说,“在厂里是好职工,在家里不是好爸爸。你们不能只看厂里;不管家里……我人小,你们不要以为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厂长和工会干部们突然不笑了。
6、联系上下文,对文中乱用成语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惨不忍睹”改为“读不胜读”。  
B “肝脑涂地”改为“头昏脑胀”
C “一丘之貉”改为“一路货色”。 
D “束手待毙”改为“知错即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