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750字。
小说阅读中的“探究”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初步了解小说阅读中“探究”的内容和方向,针对学生答题中的典型失误进行分析,让学生大体上掌握该题的答题要领。
2、结合“考纲”,展开课堂探究 ,分析学生考试中探究题答题失误的大致情况,让学生初步掌握答题的常规方法,形成基本的答题习惯。
3、让学生慎重对待这一大分值的题目,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探究水平,以良好的心态应对这一考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把握“探究”的内容,掌握探究题的答题要点,减少考试时的技术性失误。
2、难点是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作品进行深度解读,提高学生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水平,找到开放程度极大的探究题的命题规律,形成较好的答题技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听说这样一则故事,美国一位年轻的母亲因为自己的女儿刚上幼儿园时,女儿的老师教她“○”是“圆”,而将这个老师告上法庭,认为老师限制了自己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法院竟然判这位母亲胜诉,幼儿园老师为此要支付一美元的赔偿金。事例虽小,却很值得我们深思。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曾痛陈“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它和我们的学校教育漠视学生的探究精神,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不无关系。好在现在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这方面的弊端,探究创新精神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新课改更是将“探究”纳入高考的试题中,这对引领中学语文教学方向,提升中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提高我们民族素质和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力必将意义重大。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一考点,初步了解2010年安徽《考试说明》对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探究”能力是如何规定的。
二、“考纲”解读
出示2010年安徽《考试说明》相关内容。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内容主旨类”探究题失误情况及答题方法
(一)、“内容主旨类”探究题答题情况
高考“考纲”就是我们复习的指向,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光了解“考纲”还是远远不够的。下面我结合实例,请大家分析一下以下几个探究题的答题情况。
1、请第一小组同学诊断“巢湖一模”探究题第一种答题情况。
风 吹 稻 浪 作者:徐晓佳
秋风终于吹弯了稻子的腰,一摇一摆,像荡秋千。
娘咧嘴笑。 是哩,稻子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