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30字。

  作文写作指导:自然万物:_______的启示
  丁员
  一、作文要求:
  西方诗人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从一朵花中看天堂;中国诗人从长江流水看岁月消逝,从月圆月缺看事物的变化。你又从大自然中看到了什么呢?请以“_______的启示”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二、命题思想:
  1、能够运用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通过细致观察,生动描述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3、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并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4、恰当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合理安排文章的层次。
  三、解题方法指导:
  (一)理解题目
  这类作文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先描述大自然的某一个现象,再说明这一现象给你的启示。比如,现在天气反常,常常出现极端天气,给人类带来许多灾难,这是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启示:我们应保护环境,那么,应如何保护环境呢?可以展开来说。
  还可以从仿生学方面谈启示;从动植物的生长启示出做人的精神;从动植物的生老病死启示生命的可贵,人生要有意义。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写,比如:高山使人觉得应挺起胸膛,坦然面对一切。流水使人觉得应放宽心胸,包容一切。小草使人觉得应淡泊名利,平静看待一切。          
  如果只是写出自然事物的表面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主观体验及心灵思索联系起来,作文也就失去了灵魂,严格说来就脱离了文题的要求。要在作文中与读者产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就要求作者善于体验自身经历,将心中的感动饱蘸于笔端,流泻于笔下,这样做,才更具体化,形象化。 
  (二)写法指导
  1、巧取自然之景,让内容新颖夺目。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便是典范,词人先列举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后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语道破天机,使前面的九个“自然”景物一下子有了词人浓浓的悲愁色彩,很是新颖。
  2、细描自然之美,让语言靓丽多姿。
  想写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点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时,修辞便是让作文语言形象、生动起来的最佳办法。
  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道:“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方法是“自然类”文章取胜的一大法宝。
  3、巧抒喜爱之情,让情感与众不同。
  一个具体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结果肯定不同。
  《岳阳楼记》中,面对“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迁客骚人”们的“感受”是“或喜或悲”,而作者范仲淹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其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骤然一新,产生了极其神奇的效果。
  抒发真挚情感的方法有:1)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文章里,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它不借其他任何方法,而是直接把自己独特的情感抒发出来;2)寓情于事。带着强烈的情感来记叙事情或记叙人物,一边叙事,一边抒情,但目的在于抒情,记叙是用来抒情的手段;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就是通过对事物或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