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70字。

  《归园田居》的教学设计
  缙云二中  虞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抓词色”、“找诗眼”这两种方法在古典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2、通过对一些诗歌的解读,引导学生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进而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诗歌的情感
  3、尝试运用这两种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去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 导入: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它有丰富的留白与不确定性,让人感觉言尽旨远,意味深长。可是我们对于它的记忆基本就是背诵,似乎除了读背外就没有其它办法,其实对于诗歌的解读也有规律可循的,诗歌创作往往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歌常常是诗人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大多数的诗歌都是诗人感物、借景抒怀的产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其中的方法。
  二、 方法小结
  1、 出示古诗原文《归园田居》及训练题
  (1)、诗歌的前三联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南山田地里杂草丛生,只稀稀疏疏地长着一些豆苗秧;清晨早早上山去地里劳作,一直到月亮升空才背着锄头回家;两旁草木茂盛,使得道路十分狭窄,晚上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2)、“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字好在哪里?
  提示: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景物,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最好的证明。高明的作者总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景物是为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而设置的。
  “盛”字有茂盛,充满生机的含义,原诗中不用“多”字,本身就暗含了作者对这样的田园生活不是感到痛苦与无奈,而是充满了由衷的向往和喜悦,即便是豆地里草木丛生,也没有让作者产生对田园的厌倦。
  (3)、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早出晚归的辛苦劳作,与官场衣食无忧的生活相比,当然是后者来得轻松。可作者却没有把前者当作一种负担,而是用“不足惜”三字就把田园生活的辛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