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6400字。

  2011年东莞市             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2010.5.23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愤懑(mèn)    粗犷(kuàng)   捋虎须(lǚ)     令人赧颜(năn)
  B.偌大(ruò)     恫吓(dòng)    挑大梁(tiǎo)   舐犊情深(shì)
  C.泥淖(nào)     孝悌(tì)      潜规则 (qiǎn)  刚愎自用(bì)
  D.脖颈(gěng)   横亘(gèn)     一沓纸(dá)     拾级而上(shí)
  1.B(A.犷guǎng;C.潜qián;D.拾sh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此次,冯小刚把影片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古志鑫,其他人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B. 这躲在大山中的小村庄,小河环抱,绿树掩映。每至春来,桃红柳绿,鸣禽上下,一派万紫千红落花流水的胜景,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C.我天生喜爱文艺,要叫我唱个歌跳个舞还行,可老师偏要让我来参加这个辩论赛,真是赶鸭子上架呀!
  D. 电信部门虽然在2008年年初对话费调整作出了解释,广大用户对此却莫衷一是,普遍认为是“明升暗降”。
  2.C(“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使用恰当。A“举重若轻” 喻指某人能力强,很有才干,能轻易完成艰巨的任务,用在此句明显不妥,可以换成“无足轻重”;B“落花流水” 原来是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也指残乱而零落的样子;D“莫衷一是”是指意见有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结论,与“普遍认为”有矛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避免广大教师在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不会无头绪、无目标,我市教育局组织人员搜集、整理了大量可供借鉴的案例。
  B.画家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而这一切和生前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C.近几年,一些地方图书馆因经费不足,所订阅的报纸杂志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很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D.通知要求,各地要本着“在流入地政府管理,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原则,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3.C(A不合逻辑,可删去“不会”;B语序不当,造成结构混乱,应把“在”放在句首;D句式杂糅,可改为“本着‘在流入地政府管理,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的原则”,或“以‘在流入地政府管理,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原则’”)
  4.下面一段话语序打乱了,要根据一定的规则重新排序,你认为最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的有韵致。
  ②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
  ③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
  ④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
  ⑤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
  ⑥八月,我回到那里。
  A.①⑤③②⑥④   B.③⑥⑤①②④     C.⑥⑤③①④②        D.⑤①⑥③②④
  4.D(以时间和逻辑顺序来确定。)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真,姓何氏,东莞之员冈人,生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少英伟好书剑。至正间,岭南盗起,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
  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癸卯,南海三山民部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乏,大肆焚掠。真闻之,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广人大悦。
  时中原大乱,南北阻绝,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舟师取广东。时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书谕真,曰:“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或假元之号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横敛,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今天予受天明命,肇造区夏,惟两广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顺者抚绥,逆者诛殛。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遂航海趋广东。三月甲戍,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遣使奉表迎降。
  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上赐诏褒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流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论矣。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不烦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谓识时达变者矣。”真叩头谢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期而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