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9750字。

  杭州二中2011年高三年级热身考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第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闷热(mèn)      通缉(jī)       矫揉造作( jiǎo)     情不自禁(jīn)
  B.内讧(hònɡ)    手腕(wàn)      返璞归真(pú)      混水摸鱼(hùn)
  C.泥泞(nìng)      绷脸(běng)       汗流浃背(jiā)     翘首远望(qiáo)
  D.卓越(zhuó)      坍圮(pǐ)         安营扎寨(zā)      奄奄一息(yǎ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下,“破格提拔”的故事频烦上演,令人眼花缭乱。不管是“80后局长”,还是“85后副院长”,老百姓都希望被“破格”的干部是好干部,并不想有暗箱操作的事发生。
  B.当成年人忙于砍伐森林、猎杀珍禽、锯掉象牙、分割鲸肉……当成年人欺上瞒下、言不由衷,对罪恶熟视无睹、对丑行隔岸观火的时候,难道不应想想这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吗?
  C.严嵩成为“当朝宰相”后,更是结党营私,卖官鬻爵,敲诈勒索。他当政二十年,搜刮的民脂民膏不记其数,所以张居正说,严嵩当国,其实是“商贾在位”。
  D.每每抚摸《诗经》中的句子,除了对美的隐隐动容,我内心总有一股颤栗的冰凉。因为这份荡人心魄的上古风情,已无法再走出纸张。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决和追悼。难道不应为此哭泣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隋炀帝荒淫暴虐,修运河,造宫殿,征高丽,广搜天下奇珍异品为自己享用,乘船自运河南巡,所到之处,百姓侧目。
  B.一些商家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请君入瓮,然后再用若干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C.《新闻深呼吸》评论员舒中胜认为,官员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上行下效,才能让下面的百姓有参照的标准,有行动的指向。
  D.一位南方游客在游完故宫后,激动的说:“我这是二进宫了。第一次进故宫时,我才6岁,没有多大印象;这次故地重游,我是既感慨,又震撼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后,中国、韩国、美国等国家本着人道主义为原则,先后派遣救援人员前往当地协助救援。
  B.当你行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也许你的内心深处会有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究竟是我们在操纵着眼前这个越大越庞大的城市,还是我们已经沦为这只巨大怪兽口中的零食?
  C.“世界上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认清自己,战胜了最难战胜的敌人,才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人,或者说才是具有人生智慧的人。
  D.圆明园遗址不是一般意义的旅游景点,它是严肃神圣的地方,是人们接受教育和熏陶,瞻仰历史,感受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场所。
  5.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3分)
  今年4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产新政,旨在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5月7日,北京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后首次招标出让土地。北京大兴区和延庆区的两宗土地以底价成交。而另一重头地块北京顺义区的地块却由于5家开发商的报价均低于政府底价而导致流拍。现场有开发商表示,底价过高。有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已放低了地价的预期。对此,地产大腕潘石屹感叹“这下没人抢地王了”。
  同日,上海也进行了楼市新政后的首次土地竞拍,5幅住宅用地开拍。其中商住性质的新江湾城C4地块出让爆冷,仅有2家参与竞买,最终由新江湾城的土地一级开发商上海城投以11.08亿元的底价获得。新江湾城地块曾多次拍出“地王”,C4地块仅以拍卖底价成交,相对周边地块的楼板价,跌去了三分之一。业内人士分析,这显示出严厉政策调控的楼市新环境,让开发商的拿地行为回归理性。
  6.下面是我国城乡居民2003年和2004年投资于储蓄、国债、股票、保险的比例示意图,请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图中的意思。(4分
  2003年主要投资渠道数据比例示意图     2004年主要投资渠道数据比例示意图
  7.“问卷前言”主要是对调查目的、意义等的说明,文字必须简明易懂,能激发起被调查者的兴趣。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为《“你对‘限塑令’了解多少”问卷调查表》写一段“问卷前言”。要求语言简洁、得体,交代清楚相关内容,80字左右。(5分)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新•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当时这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可令舒施尼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纪念塑料袋“百岁诞辰”时,这项发明被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2008年6月1日,我国“限塑令”已正式实施,“限塑令”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然而,对“限塑令”认识不到位的人仍为数不少。
  问卷前言: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今年7月,北京市政协经过调查形成了一份《关于促进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案》。这份建议案显示,2009年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而“十一五”规划确定2008年常住人口总量要控制在1625万人。
  这样快速增长的人口给北京市带来了种种压力。北京市政协调研组测算的结果显示,北京市每增加1人,日交通出行量就要增加2.64次,尽管这几年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很快,但新增交通供给能力很快被人口增量所抵消。
  公共交通供给能力被抵 消的一个后果就是汽车保有量的激增。2003年8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到2007年5月,这个数字改写为300万辆。而从300万辆到400万辆,仅用了两年7个月。从400万辆到450万辆,仅用了几个月。已经有预测,2015年时这个数字会达到700万辆。
  教育方面,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由2000年的9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41.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其中66.9%在公办中小学就读,有些区县教育支出的一半用于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此外,资源环境的压力也更加突出。目前北京市98%的能源靠外地调入。全市年均可利用水资源仅为26亿立方米,实际年均用水约36亿立方米,超出部分依靠消耗水库库容、超采地下水及应急水源常态化维持。如果人口持续膨胀,南水北调的水量将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所吞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