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50字。
文言虚词的梳理教学设计
一、课题:文言虚词的梳理
二、学习目标:
1、明确课标要求理解意义和用法的18个文言虚词。
2、比较文言虚词与实词的不同。
3、课内整理“之、其、而、以”的用法和特点,探究分辨方法。
4、课外继续整理积累必修一二文言课文的重要文言虚词。
三、课型:复习课
四、学与教的方式:活动、练习、点拨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学习内容及程序:
(一)基础知识回顾——【文言虚词知识卡片】
文言文中,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叹词都是虚词,代词也被看作虚词。
实词的意思显得实在具体,能表示名称、动作等;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表示实词(短语)之间、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及语气,有的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翻译出来,有的不译。
(二)课前自主学习内容与要求
1、填表一,熟悉最基本语法知识:
表一 句子成分的常规位置及句子成分同词性的关系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主谓宾一般用什么词性的词充当 名词
代词 动词
形容词 名词
代词
例句1: 汝 姊 在吾怀 呱呱(而) 泣
你的 姐姐 在我怀里呱呱地 哭
例句2: 蜩与学鸠 笑 之
例句3:吾欲之南海 吾 欲 之 南海
例句4:吾妻之美我 其 声 呜呜然
体会总结:谓语前面修饰谓语的是状语。注意文言文的特殊语序。
2、回顾课标要求理解意义和用法的18个虚词(见《古文学习积累梳理目录二》)
01.而 02.何 03.乎 04.乃 05.其 06.且
07.若 08.所 09.为 10.焉 11.也 12.以
13.因 14.于 15.与 16.则 17.者 18.之
2、口头翻译P113-116所举例句
3、在必修二文言课文中(可适当拓展到必修一或初中)寻找典型例句(有争议的不找)填写表二(每个义项找1个),在上课前的三天交给组长归纳由组长作出展示课件:
表二 “之”“其”“而”“以”的整理和积累
文言虚词 用法和意义 例句
之 代词 他、她、它 倚歌而和之(《赤壁赋》2-3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5-5
这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4-7)
助词 的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舞幽壑之潜蛟
不译 取独/音助 苟非吾之所有
不知东方之既白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4-1)
倚歌而和之(《赤壁赋》2-3)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