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熟知与真知”、“常识与真理”话题作文
(226400)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雪松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黑格尔说,孰知非真知,常识亦非真理。他告诫人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不要把熟知当真知,把常识当真理。
黑格尔的这番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你有没有碰到(包括看到、听到)把熟知当真知、把常识当真理或与之相反的情况呢?请在“熟知与真知”、“常识与真理”这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注意:1、只能在这两个话题中选定一个,所写的内容必须在选定的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题目自拟;4、文体自选;5、不少于8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6、不得抄袭。
提示:
话题涉及两组四个概念,写作中必须对此有较为清楚而辩证的认识,可以这样操作:
1、 由于不是哲学论文,可选择从一个角度入手理清概念间的关系,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千万不可面面俱到,否则极易滑进概念的迷宫,导致啰嗦堆砌而夹杂不清;
2、 材料选择可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入题,用自己理性而又激情的认识对熟知的材料、事件加以处理,以表达自己对现实人生独到而深刻的见解,生活中有太多的事例证明了熟知并不等于真知,熟知中常常隐藏着思维定势,冲破误区达到真理的彼岸,又往往需要付出代价。真知也不等于熟知,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已经成为熟知,但换一个角度,熟知的事例会闪现别样的光彩,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新颖的材料。
3、 文体选择虽然各种文体理论上都可以,但以议论性散文为佳,因为这个话题需要智慧光芒的闪现,需要理性的思考,特别需要有意蕴的生活化的语言。
例文:
用勇气,从熟知走向真知
(226400)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三(5)管鏐
  人类,就像一个永远在黑暗中跋涉的路人,包围着我们的是无穷无尽的未知。因为有了对眼前事物的认识,我们产生了熟识;因为有着对未来的深切渴望,我们探求着真知。
  熟知源于主观的感受,感性的认识,因此它深深的系于我们的心中。回首历史,我们总能从斑斑泪痕中找到那些求索的人,勇敢地从熟识跨向真知。指出地球的另一边也有人居住却被迫害的意大利天文学家阿斯特里,提出血液来源于心脏而非大脑却被处死的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活活烧死在鲜花广场的布鲁诺……他们是中世纪欧洲黑暗中的一盏盏孤傲的明灯,他们勇敢地破除了人们的“熟知”,追求着科学的真知。他们用鲜血点燃了真知的不熄之火。告诉人们,科学的探索不仅仅是心智的考验,甚至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然而,在当时,他们却是不被理解和认同的孤独者,对自然现象的“熟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