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90字。
学会“如果”———我的一堂作文公开课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上一节作文课,刚才我问一位同学作文什么最难?她说运用材料最难。今天我想就运用材料如何深刻,学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学会“如果”。
“如果”是一个假设词语,在逻辑学上叫假言推理或者假言判断,这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方式。“如果”有什么好处呢?它可以使问题分析更深入。
我给大家读一段文字,读完以后,评一下我写的这段文字有什么优点。材料是有关袁隆平的,袁隆平的事迹也许经常会写入你的作文中。一般的同学都只是正面来写,往往写他是个科学家,他的名字叫袁隆平,获得了什么奖。这样写不形象,不深入,不细致。我们今天就来学一学“如果”怎么用。
师:“如果袁隆平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活美好,他不会穿着水鞋,戴着草帽,农民着,科学着;如果他仅仅是为了钱而生存,他就不会拿着500万的科技大奖还生活得那么朴素而又纯净;如果他也像普通人一样不善于思考,杂交水稻也不会靠近他。”这段文字很简单,请每位同学说一个优点。简单一些,几个字概括就可以。
生:排比。
师:好!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三个“如果”是排比。
生:反面衬托。
师:和谁衬托啊?“如果他能像普通人一样”,好!反衬。
生:层层递进。
师:好!这位同学说得好,平时肯定会写作文。谁还和这几位同学认识不一样?我见过袁隆平穿过水鞋吗?没有,这是想象出来的。想象是一种方法。你在写排比的时候可以运用想象。你不认识袁隆平,也不知道袁隆平有多高,但你是可以想象的。想象,你在文章中经常运用吗?(经常用)你喜欢哪个明星啊?你喜欢足球啊?篮球啊?音乐歌星啊?
生:没有特别喜欢的。
师:我们刚学习了《我不是一个好儿子》,是贾平凹的。对你父母,你能想象出来他们干活的情景来吗?我们平时看到朋友、老师或者父母,往往会有想象。“他告诉我——吃-——饭——了。”他在什么情景下告诉你吃饭了?如果你心情不愉快,他是什么眼神啊?或者你在上学的路上想象,你今天早晨没有吃饭,妈妈什么状态?你能想象出来吗?“想象”这个词是不简单的。
师:还有什么特点?对,符合袁隆平的特殊的生活经历。有时候你看到一个歌星或者明星戴着一个首饰,或者一个手链,这都是带有个性的东西,“个性”也是写作很重要的方面。同学们在写作中往往忽视了这些东西。
我读的这段材料中还有一个词叫:农民着,科学着。这个词你听说过吗?这个词你会用吗?《人民日报》有一篇介绍袁隆平事迹的一篇文章,题名就叫《科学着,农民着》。他是农民吗?他不是农民,他是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他为了农民的生存,生活更加美好而研究水稻,他做了农民的活,像一个农民,他既是一个科学家,又像农民一样在那里劳作。
师:写一段假设性的文字不是那么好写的。必须要具备这几个优点:要排比,要递进,要关注细节,要注意想象,还可以运用对比和比较。这一共四句话,总结了这些优点。
同学们今天就学习这种方法,下面我给同学们介绍四个材料。
师:第一个材料,有个哲学家名字叫蒙田,他在《随笔集》里这样说:
“看来就是最好的作家也常常犯错误,(注意“错误”两个字)从我身上可以找到所有的矛盾,羞怯而又蛮横,贞节而又淫荡,真切而又紧张,健谈而又寡言,聪明而又愚鲁,坚强而又纤弱,暴躁而又和蔼,撒谎而又诚实,博学而又无知,慷慨吝啬而又奢侈。所有这些,我都在自己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
蒙田是个怎样的人啊?(这就是材料作文,审题开始了)他是个矛盾的人吗?他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写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这位同学,你说?
生:他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提炼两个词。
生:叫“自省”。
师:很好!概括准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