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60字。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天工开物>两则》
  湖南武冈二中    肖海涛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曾经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事实,及封建时代文人在失败中找到自己的前路,勇于献身实业的伟大精神。
  2、积累文言词句,训练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复习鉴赏说明文的要点,如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意义。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1)先秦:商朝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天文学著作             
  (2)秦汉:《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二、作者简介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末清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34~1638)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他在《序》中描写这段情况时说:“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想加以验证而无钱,想与同人们讨论真伪而无场馆),只得“炊灯具(备)草”,日夜写书,但“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县学的教官)。在这个时期,他把他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刊行。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推官、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大约在清顺治年间(公元1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