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40字。
《坛经》两则学案
目标要求
1.借助工具书和其它相关资料,理解“顿”“渐”“传”“即”“为”“以”等文言虚实词和省略、倒装等文言句式,读懂《坛经》两则的内容以及“相关读物”中推荐的短文。
2.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佛教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3.通过研读进而领悟文章中所蕴涵的佛教意味外的一般人生哲理,提高自己对外界事物和生活的感悟能力。
4.可以就近参观一座佛教寺庙,了解其中供奉的神灵,并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民间传说,开展一次专题交流活动或出一期黑板报。
积累理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便传顿法及衣。 顿法: 衣:
(2)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 信禀:
(3)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住:
(4)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 根本:
(5)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 住持:
(6)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名:
2.下列词语在各句中表达的意思不同,请逐一解释。
便传顿法及衣。
(1)传 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
世人尽传南能北秀。
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2)即 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
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汝为六代祖。
(3)为 衣将为信禀。
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4)以 何以渐顿?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5)其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3.下列句子分别属于哪种特殊的文言句式?请写在句后的横线上。
(1)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
(2)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3)何以渐顿?
(4)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
(5)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译文:
(2)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译文:
(3)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
译文:
(4)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译文:
阅读鉴赏
5.佛是“佛陀”的略称,而佛陀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