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090字。
1.放大你的优点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摇摇头。"历史,地理怎样?"青年还是摇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青年写下了自己的住址,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写的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要一些小优点,但由于自卑常被忽略了。其实,每个平淡的生命中,都蕴涵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就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2. 缺心眼的苏东坡 顾伯冲
苏东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座没有几人能翻越的高峰,有人说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有人说他是个政治的环境下,有人说他很迂腐,也有人说他偏执的很可爱。但是,把他放在当时中国官场文化与文坛世俗的双重透视内,也许会还原苏东坡的最大特征,那就是三个字:缺心眼。
嘉佑元年,也就是1公元056年,20岁的苏东坡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21岁高中榜眼,真可谓仕途不可限量。
既然入围官场了,就得按照官场这一套要求自己,举手投足都得有这种味道,用现在的话说:当了干部,就得有个干部的样子。可苏东坡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还是狂放不羁,大大咧咧,有其要命的是没有摆正主业与副业之见的位置。
他一生写过多少作品,可能睡也不能给个准数,现在能看到的有4200首诗,300多首词,800多封散文式的书信。现存的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它从政以后创做的。这意味着,他21岁为官,到65岁离开这个世界,在几经沉浮的宦海中,他几乎每年出手120多件作品,平均是3天一篇,加上腹稿、初稿、改稿、另起稿、修订稿,照此算来,每天都得动手写稿,他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题材广泛,诗词的产量以及质量,在当朝都是首屈一指的。
苏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东坡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益于王僧虔、徐浩、颜真卿、杨凝式,从而自成一家。
作为纯粹的文人,这倒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他忘记了自己是干部,有时还是领导干部的身份,忘记了自己处在险恶的官场环境。
尽管,苏东坡吟诗填词并没有影响政务,就是在被贬的许多地方也干出了显著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杭州任太守期间,他怀着一颗朴素的爱民之心,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国立医院“安乐坊”;修建水库,改善了居民的用水;疏通运河,畅通了水路交通,存粮赈灾,减轻了百姓的苦难。
但是,他创作出如此丰硕的作品,弄得民间道出传诵,怎能不令上级和同僚“扎眼”呢?朝中李定等人在工作上找不出他什么毛病,就拿他这个说是,不断到皇帝那里奏上几本,用现在的话说,什么“不安心做好本职工作”,“爱出风头,好表现自己”,“不注意搞好团结”等等,这就够让他“喝两壶”的了。再加上打地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没有长个心眼,部分场合,激情喷涌,放浪不羁,无所顾忌,使其他文人特别是文人官员相形见绌,用四川话说,这就是有点“不知趣”了。
这里有个传说,版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