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30字。
新材料作文“春芽悄然冒出”写作指导
【金题回放 】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埋怨,这世界上再也没有热情,再也没有信仰了!所有的一切都使我们觉得厌烦,一切都令我们感到疲倦,周围的一切都毫无生机……然而,就在他身旁,树枝上的春芽在悄然冒出……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章。角度不限,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提示:抓住“有人埋怨再也没有……再也没有……然而,就在他身旁有……”这一关键来立意:①不要抱怨,希望就在身边 ②打开心窗 用心才能发现
这道作文题旨在引导考生以乐观、豁达的态度,能一分为二地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去理性地关注社会,冷静地分析事物,积极地思考人生,从而对社会对人生充满信心,看到希望。
当今时代,不再简单纯粹,众生浮躁,人心冷漠,信仰缺失,道德沦丧,利益至上……各种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而作为个体,平凡的我们容易被忽视,也日益感觉到生活的辛苦与单调,心灵的困顿与茫然,常常滋生厌烦疲惫甚至人生虚无之感,而忽视了潜藏在身边的希望与生命的美好,我们应该有发现美的眼睛,有感受美的心灵,去寻找“春芽”“生机”,并融入到这美好的“春光”之中,去感受社会风尚之美、生活之美,去创造人生之美,从而获得心灵的“新生”。
在题目的材料中,“没有热情”“没有信仰”“觉得厌烦”“感到疲倦”“毫无生机”与后面“春芽冒出”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在行文中,也应该有一个对举(对照)的过程:既看到社会上阴暗的一面,也看到社会阳光的一面;既发现事物的缺憾,也发现事物的优点;既痛心人性的丑恶,也感受人性的崇高;既面对生活中时有发生的不如意,也意识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好;既承受人生的苦痛与磨砺,也体会人生的幸福与希望……并且,更应该把着重点放在后者。
写作时,如果泛泛而谈,难出新意,也难有清晰的思路,应该就某一观点(比如缺失信仰与坚定信念,生活的单调与充实,社会的丑恶与光明)或者从某一现象(食品安全,明星吸毒,大学生精神状态)来写,以小见大,凸显主题。
实际写作中,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写议论文。而抒真情、写身边事的记叙文中,也不乏佳作。有些文章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抒发真情实感,得到老师的肯定。
比如,有同学写,“我”是一名艺术生,一直以来成绩不好,觉得没什么前途,很迷惘,有一次看到外地考生背着画架、乐器,来我们学校考试,他们很执着很乐观,知道为梦想拼搏,也让“我”受到了感染,认识到人生要奋斗的道理。
再比如,有同学写父母离异,“我”一直生活在阴霾之中,怨恨父母,厌倦生活,排斥学习,后来“我”发现父母还是深爱着自己的,他们有苦衷,做出了对婚姻的选择,“我”应该更多向前看,看到爱,看到希望,看到生活的美。
但文体特征不明等问题还较严重:
1.没有紧扣材料,而是从某个自己积累的素材出发,另起炉灶,得出一个观点,审题不准或者有“套作”之嫌。有人谈“信仰”(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诚信”(“感动中国”的信义兄弟)、“奉献”(甘于奉献的人最美)、“爱国”(环境保护精神)、“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爱”(与爱同行)、“公共痛感”(药家鑫)、“境由心生”(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吾心有主”(许衡)、“快与慢”(慢慢走,欣赏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