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00字。

  高一年级语文晚读资料(一)
  做自己人生的信天翁
  肖喆,2002年湖南高考理科状元,清华新生。
  每年各省都有状元,可是这个状元曾是逃兵,一年前,他还在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读二年级。
  卷起行李,离开美丽的燕园,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勇气。
  年仅21岁的肖喆,看上去不是那种血气方刚、容易冲动的青年。尽管他的特立独行招来不少非议,可他淡淡的微笑,让你明白:他放弃,他选择,只为了做最真最棒的自己。人生该怎样走,青春该涂抹怎样的色彩,他自有最冷静的规划。
  要做那只最自由的信天翁,自在飞翔!
  不拿金牌
  我也能上北大
  出生于普通的双职工家庭的肖喆,父亲肖石云是湖南省华容县针织厂的工人,母亲丁小玲是县人民医院的护士。不过,肖喆不普通,学习上很有天分,几乎每次都高居榜首。他的老师曾自豪地说:“学校考试他全校第一,县里考试他全县第一,市里考试他照样全市第一。”
  肖喆却不爱听大家说他是天才,才12岁,就已经开始拒绝虚名。他以第一名考入省重点华容县一中,又以绝对优势一直遥遥领先,却肯定地宣布:“我的好成绩是勤奋得来的!”贝多芬也说天才是1分天才加99滴汗水呢。的确,肖喆从不缺课,从不迟到早退,笔记做得比谁都仔细、都详尽,默默地扑在书本里。课上老师提出的难题,问到肖喆,他似乎不假思索就能提出解决方法,但游刃有余的背后,是无数个奋战到深夜的刻苦和心无旁骛的热爱。
  1996年,享有盛誉的湖南师大附中到全省各地选拔人才,学校推荐了肖喆赴考。强手如云,肖喆硬是杀出血路,考进最优异的实验班。
  1997年3月,全省高二年级竞赛开始,学校里气氛剑拔弩张。当时校方也选派了优秀的高一学生参考,包括肖喆,仅仅作为练兵,对他们得奖并不抱希望。那次肖喆初露锋芒,拿了湖南省生物竞赛二等奖。
  他在学校再次成为“名人”,源于他16岁那年的惊人之举。肖喆只用一年,就学完了高中全部课程,学校也安排老师专门给他辅导,目标是第二年的国际生物竞赛,肖喆却不愿意,决定离开师大附中退学,回华容一中!
  老师百劝不得结果,得知消息的肖石云也连夜从华容赶到长沙。当晚,学校领导、班主任、生物辅导老师以及肖喆爸爸聚在一起,将个子瘦弱神情倔强的肖喆围在中间,苦口婆心好言相劝。大家说累了,肖喆硬邦邦地来一句:“我不喜欢这样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为了得竞赛金牌而牺牲一切。”
  老师急了。肖喆反问:“得金牌有什么用?”
  “可以保送北大啊。”
  “上北大就是得金牌的最终目的?那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我不拿金牌也可以上北大。”
  大家面面相觑。第二天,肖喆坐上开往华容的公交车,在全校一片哗然中,走得干净利落。就在那年,他在华容一中拿了全省高一生物竞赛的一等奖。
  不走
  我不是孬种
  1999年8月,肖喆如愿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拆开来,一贯坚强的肖喆却蒙了,哭了。肖妈妈有些难受,手足无措地安慰着儿子。是她瞒着肖喆改了他的志愿,事先并没有商量。肖喆那年考了659分,可以任意选择大学和专业。肖妈妈听说电子计算机是最有前途的专业,于是把儿子填报的北大生命科学院改成了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
  知道原委后,肖喆扔了通知书,一脸郑重地说要复读,临近北大开学的前几天,他仍然不改初衷。家里的人都慌了,姑姑、舅舅所有能够发动的亲戚都来做他的工作,肖妈妈甚至哭着央求他。肖喆终于被软化了,准备北上。
  那年的北大依然美丽,柳枝轻曳,水波粼粼,未名湖边都是年轻而兴奋的面孔,只有肖喆无心欣赏,只想着一件事情:要转系到生命科学院。
  肖喆的低调引起了系里老师的注意,老师得知他的心愿。笑着安慰他,北大的电子系全国闻名。你学的专业除了清华大学之外没有学校可比!
  可我要读最好的!在北大我就要读最出色最有名的生命科学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