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3170字。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安徽 程鸣
(满分150分,答卷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倾听理智的声音
吴建民
胡锦涛主席3月30日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时谈到了利比亚局势:“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对话等和平手段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出路。”话不长,但很有分量,代表了理智的声音。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是一种极端手段。随着和平发展观念深入人心,这种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弱。新世纪发生的两场主要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就证明了这一点。
阿富汗战争大规模打的时间并不长,塔利班政权很快被赶出权力中心,美英联军好像在战场上赢得了胜利,但塔利班现又卷土重来,清剿塔利班势力的难度远远超出联军预期。美国人自己都承认阿富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打得最长的战争,已经超过越南战争的时间。这场战争到底何时结束,现在还看不到尽头。
伊拉克战争打了不到两个月,美国就宣称胜利了,萨达姆最终也被送上绞刑架。但伊拉克政局依然不稳,恐怖事件不断,甚至连发动战争的理由最后也被证明是一个“误解”。
利比亚的例子也很典型。利比亚对外国劳工的依赖度很大,战争迫使外国劳工撤走,经济瘫痪,基础设施又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解决面临的经济问题,已变得更加困难,其出路只能由有关各方通过对话、磋商、合作才能找到。
仔细观察,西方大国在利比亚军事打击中的表现,呈现一些鲜明的特点。一是大国的立场虽不同,但并不存在冷战时期两大国互相角逐、挖对方墙脚、削弱对方势力的情况。二是参与军事行动的西方国家内部辩论激烈,美国尤甚。如今,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没完事儿,尽管奥巴马总统表示不向利比亚派出地面部队,但国内争论不休,担心的是美国再背上一个包袱。法、英等国内部反对的呼声也不少。三是中东地区对每个大国都很重要。比如中东局势动荡,致使国际油价波动,大家都希望这个地区恢复和平与稳定。
上述这些特点,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不少国际组织和国家领导人呼吁利比亚有关各方面立即停火。在西方国家,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呼声也在上升。就连法国总统萨科齐也表示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方式解决利比亚危机。
越是面对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越应该倾听理智的声音、智慧的声音。这是中东形势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选自2011年4月3日《人民日报》第3版,有删减)
1.下列对“理智的声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对话等和平手段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出路。”这代表了理智的声音。
B.奥巴马总统表示不向利比亚派出地面部队,而国内争论不休。这表明民众是很难真正去倾听理智的声音的。
C.不少国际组织和国家领导人呼吁利比亚有关各方面立即停火,这正体现了“倾听理智的声音”是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D.倾听理智的声音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世界复杂的问题。
2.下列不属于西方大国在利比亚军事打击中呈现的特点的一项是( )
A.大国的立场虽不同,但并不存在互相角逐、挖对方墙脚、削弱对方势力的情况。
B.参与军事行动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内部辩论激烈。
C.中东地区对每个大国都很重要,中东局势发展直接关系到国际形势的发展。
D.法国总统萨科齐也表示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方式解决利比亚危机。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中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和平发展观念深入人心,战争这种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弱,因此,在未来国际争端上将会摒弃战争这种手段。
B.塔利班在被英美联军打败后又卷土重来,清剿塔利班势力的难度远远超出联军预期,因此,未来解决塔利班问题最佳的方式将是和平与对话。
C.西方各国都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方式解决利比亚危机,因此,利比亚危机有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
D.倾听理智的声音、智慧的声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问题,这是中东形势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妖 术
蒲松龄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其仆病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 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① 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公不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