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10字.
想象与写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了解想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
(2)训练学生想象力,使其能在写作中充分使用该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催眠入境,让学生静心体验集中想象的感觉。
(2)表达与交流,分享所想到的图景,强化心理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及想象能力。
(2)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换一种思维方式思考生活,分析身边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一些诗词使学生把握想象力在写作中发挥的规律。
2.在特定情境中运用恰当的想象进行写作活动。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在课程开始使用心理学的简易催眠术使学生进入想象情境,进而导入新课。
2.重难点突破方法:情境创设法、联想法、思维发散法
【教学计划】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展示范例、思维训练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合理的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掌握想象生成的基本思路,并初步地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写作中加以实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催眠入静,以一种最舒服的姿势坐在座位上,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根据教师的描述尽力地想象。想象的内容为眼前出现一轮月亮,想象所见之景,体验所感之情。
(该环节旨在通过简易的催眠术使学生达到身心的放松,催眠的实质是一种唤醒,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冥想,并认真地体验所想图景。催眠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种临床疗法,操作简便,简易的催眠术比较适用于团体心理辅导,在本课中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品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问题设置:
1.通过分享所想图景与心理体验,教师设置问题“为什么大家想象的图景大相径庭?”
(学生通过充分地表达与交流,教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老师的指导语是相同的,但是同学们所看到的图景不尽相同,产生的心理体验更是大相径庭,可见我们的大脑在赋予我们聪明才智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种神奇的能力——想象力,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同样离不开想象。)
2. 是什么造成了思维的迁移,出现了这种想象?
(通过该问题的探究,学生能够理清想象发生作用的思维路径,知道其迁移的基础,进而学会在文本中合理地鉴赏与使用这一思维品质。)
三、深入探讨
用例证加以引导
展示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的论述“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使学生初步体会想象力在写作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