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
无锡市辅仁高中 缪建铭
一、考点解析
正确使用词语
本考点要求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应包括考查实词、虚词、成语这三个内容。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词语的考查点占有较大的比重,其题量有时两题,有时三题,分值一般是6-9分。考查的题型主要采用客观性选择题,能力层级为D。词语运用题的素材大多取材于报刊时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较近,这类素材也最能显示语言的灵活多变和丰富多彩,最能检测一个人对词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纵观近几年高考有关词语运用方面的试题,其考查范围和测试形式基本保持稳定。
(一)正确使用实词
正确使用实词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实词,这里所说的“正确理解”是指能根据词语所处的语境正确“意会”它的含义。结合语境可以把握多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义项,可以把握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言外之意,可以把握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临时意义。因此,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做到“正确理解”。
其次,要学会从词的意义来辨析词义轻重、范围大小的不同;从词的色彩来辨析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的不同;从词的用法来辨析搭配对象、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二)正确使用虚词
要做到正确使用虚词,主要凭借在阅读语言规范的文章时形成的语感,同时适当注意作用相同、相近的虚词在使用上的差别。独立性选择肢试题,可首先考察每个独立选项表达的基本意思,再考虑虚词前后词语或语句的意念关系,一般就能判断出虚词用得是否恰当了。非独立性选择肢试题,除了考虑每个虚词前后的词语或语句,还要考虑一段话前后内容的衔接、照应,才能确定选用的虚词是否恰当。
(三)正确使用成语
成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时只能当一个实词看待。因此,如同正确使用实词一样,要正确使用,必须先结合语境正确理解。成语大多数出自古代典籍,有其固有含义,不要望文生义,以今律古;另外有些成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引申义,我们又不能固守它的本义而不知变化。同时,我们还要重点注意近义成语在意思上的差别,可用辨析近义实词的方法来辨析近义成语。
二、考题剖析
1、2001年全国卷第3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该题重点考查学生通过近义词的辨析结合语境准确选用词语的能力。答案为D项。
句①中,发言人是代表国家对撞机事件进行表态,事关国家主权与尊严,所以要用表“严肃认真”意思的“郑重”;而“庄重”常用来形容个人言语或举止不随意、不轻浮,显然与语境不适合。排除了“庄重”,也就排除了AB项。句②中,“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就决定了这里只能用“演练”,它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演示”。这样,B项又可以被排除。句③是说明日本历史教材歪曲历史事实带来的恶果,所以应该用“导致”;而“引导”指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用在这里就不如“导致”更准确。
2、1998年全国卷第4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该题重点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答案为A项。
解答这类题目,要精心分析原语言材料的层次,弄清楚原语言材料中心及句子的内在联系。如本题中的第二处,横线前后两句分别说写文章要怎样,讲故事或作报告要怎样,是两种情况下的要求,应为并列关系,可选“而”。这样就可排除B项和D项。最后处的区别是,“虽然……但”表转折,有已成事实的意思;而“即使……也”表假设,只是一种预想中的情况,与材料中“应像一篇文章”的语境相契合。据此,可排除C项。
3、1999年全国卷第2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答案为B项。
解此题时可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运用排除法缩小比较辨别的范围。A项是一个承接复句,既写出了几个连续的动作,又写出了动作的先后次序,因为“看了一阵”是已重复的动作,表示已重复的动作应该用“又”,不能用“再”,可选排除A项。C项中的“得以”的用法类似于能愿动词“能够”,它不能单独使用作谓语,不能带宾语,也不能用在否定句中,所以C项也错了。D项中的前后两个分句应是因果关系,“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是前一分句的结果,应该用“因而”,“进而”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虚词,D项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以上的排除,选B也就毫无疑问了。
4、2001年全国卷第4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他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该题重点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案为B项。
B项“颐指气使”的意思是,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对别人的傲慢态度,这里用来形容具有“优越感”因而“盛气凌人”的她是非常确切的。A项“安步当车”是指慢慢步行就当作是坐车的意思,与抗洪抢险,情况紧急,必须迅速赶到大坝的语境不协调,故而用错了。C项“车水马龙”常用来表示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这同争购物品没有联系,且用在“摊前”这个小范围,也并不恰当。D项“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用于己方,而不能用于对方;另外,“蓬荜”和“居室”在意义上也重复累赘了,所以这个成语使用不当。
三、误点辨析
这类题目的答题错误往往由以下三个原因造成:
1、平时不善于多积累词汇。词汇的贫乏是造成学生对此类题目误断的主要原因,因为要做到正确使用词语,首先要准确理解词义,不管实词、虚词还是成语,准确理解词义是准确判断、正确使用的基础。稀里糊涂、望文生义地选择是一部分学生产生误断的根源。故建议同学要尽可能多地关注并积累与现实较接近的报刊时文上的常用词。
2、不能掌握容易混淆的词语的辨析方法。多义词、近义词均是易混淆的词语,而这类词语又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难点。有些学生不能根据具体情况去选择辨析的角度,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辨析它们的不同,只是单靠并不保险的语感作选择,因而往往陷入判断误区。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多作理性的辨析,熟练地掌握辨析的方法。
3、缺乏从特定语境中推判词义的能力。众所周知,词义的辨析离不开语境,词语的运用更离不开语境,它是词语特定意义产生的土壤的条件,也就是说,辨析一个词语在句中的确切意义,关键在语境中找依据。有些学生并未注意到这一点,或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只是凭感觉、想当然地选,因而导致判断的错误。建议同学们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瞻前顾后,从宏观入手,利用已知,推判未知,提高语境的推判能力。
四、考点达标
(一)实词的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爆竹被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大量压强很大的气体冲出纸壳,使周围空气受到剧烈 ,就发出清脆的巨响。
②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与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作品的。
③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勤于 和思索,才能有成就。
④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多数地区乱收费的发展势头得到初步 。
A.振动 品位 考察 遏止 B.振动 品味 考查 遏制
C.震动 品味 考查 遏止 D.震动 品位 考察 遏制
答:(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做生意必须全法经营,并照章纳税,决不能靠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偷税漏税来
。
②赡养父母是每个儿女应尽的法律义务,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 或拒绝。
③急剧的时代 引起人们的心理失衡,是当今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体验到的生存现实。
④通过合理调配和技术改造, 提高了,大伙的干劲更大了。
A.盈利 推脱 变革 功效 B.营利 推脱 变迁 工效
C.盈利 推托 变革 工效 D.营利 推托 变迁 功效
答:(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提高改革措施的透明度,改善居民的心理预期,鼓励居民增加 消费。
②只有真正做到对知识智力资源的有效 和运用,才可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③新规定将于明年一月一日起开始 ,届时原规定将停止使用。
④近年来,内地作家 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有关市场经济题材的好作品。
A.定期 安置 施行 作客 B.即期 安置 实行 作客
C.即期 配置 施行 做客 D.定期 配置 实行 做客
答:(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建筑高层楼房,可以用激光束 吊线,这样建成的楼房保证不歪斜。
②本刊特邀请北京等地在全国语文界有影响并对高考命题研究较深的专家,精心编写了这本 。
③从整体上看,我国的 事业发展速度相当快,但西部地区的滞后现象不容忽视。
④一条可与世界上最优秀的道路 的城市景观大道——世纪大道,在上海浦东建成。
A.取代 专集 电讯 并提 B.取代 专辑 电讯 媲美
C.代替 专集 电信 并提 D.代替 专辑 电信 媲美
答:( )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家电视机厂售后服务周到,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一律 ,绝不让顾客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