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指导观止
一、文言翻译的基本原则
歌诀:
熟读全文,抓准文意;权作连贯,淡化翻译;词性结构,基础前提;扣住实词,字字落实;
单音语词,双音换替;词类活用,分析仔细;各类名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语充词;
介词连词,比较分析;结构助词,删去无义;固定句式,特殊记忆;倒装结构,调整位置;
分句之间,关联词语;紧缩现象,扩展联系;强调互文,一句可以;借喻借代,抓住本体;
古今异义,无疑牢记;疑词难字,形旁组词;语句通达,翻译完毕;直译为主,切切牢记。
要求:
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
1、翻译句子,不能脱离语境。先读懂文段,领会作者观点、倾向。
2、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3、分析句子成分,抓主干,看准枝叶词性;抓关联词,看准句与句的关系。
4、比较文段中相呼应的语句,以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对比句、并列结构等,是把握句义的有利条件,要充分加以利用。
5、要求“字字有落实,字字有对应”。,
6、注意枝节。如互文、通假字、词类活用、省略句、固定句、倒装句、比喻、借代句等。
7、充分利用字的组词功能、偏旁部首,把握难字。
二、译文应注意的各种现象练习
(一)注意词类活用、固定句式等现象。
0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02、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0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04、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05、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
0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07、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
0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兼有感叹)
09、求,无乃尔是过与?
10、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二)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意译,既是一种翻译修辞语句的方式。
①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宜用意译。
11、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促织》
1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1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14、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②紧缩复句或言简意丰的句子,需分开翻译或补充。
15、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1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③为了增强语势而用繁笔、渲染、铺陈手法的句子,译时要凝缩。
1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18、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三)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 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调整语序,以适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