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课件图片丰富,注重基础知识讲解,课文分析独特到位,配套教案约1300字。
《想北平》教案
绍兴县鉴湖中学 王建明
教学目标:
1、体会浓厚的眷恋思乡之情,领悟文章的人文精神。
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3、品味课文的语言,进一步积累和掌握品味散文语言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清清,风凉凉,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我愿意回故乡,重返旧家园。众亲友聚一堂,重享从前乐……”
乡土是人心灵的家园,精神的慈母,是人生命的原始记忆。故土之思,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游子是风筝,故土就是无形的手牵扯着思念这根无尽的长线。
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一株遍身疤痕的老槐树,一声熟悉的吆喝,一阵红枣米粥的香气,都是引发游子乡情的催化剂。人在江湖,身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归宿却永远指向生养你的那片故土。老舍的《想北平》,就是对乡情最精妙的诠释。
二、解题
1、作者
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骆驼样子》、《四世同堂》。
2、文题
“想”:作者不在北平(当时作者旅居青岛);揭示自己对北平的思念与爱。
三、明确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文章。
1、 提示本文的学习目标
写什么(景物、情感)、怎么写(艺术手法)、为什么这么写(好处)
2、带问题快速朗读课文。
要求:①标段号;②画出重点句子、富于情感的语句。
四、分步鉴赏
(一)写什么
1、确定本文的情感基调——爱、思念
文眼:“可是,我真爱北平”、“真想念北平呀!”(朗读)
2、为什么说“说不出”——深、切
3、“爱”什么?理由是什么?——具体写了些什么,在作者笔下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二)怎么写
1、艺术手法
①寓深情于叙述之中(朗读、品味语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