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10字。

  走近瑶溪──《感受自然》教学案例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五中学  陈继多
  【背景主题】
  在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活动中,我在任教的初一(7)、(8)两班中举行一次登山活动──登校后的大罗山,学生一路欢呼,趣味盎然,穿荆压棘,登上滑下,不畏艰难,乐在其中,回校后乐意地写了一篇题为《秋日登高》的文章。可见学生是多么渴望走出校园,亲近自然,走向社会。由此,我想:既然学生活动热情那么高,不愿桎梏于课堂,何不把综合性活动搞得更丰富一点,更深入一点,使学生的收获更大一点呢?于是我把目光转向浙江省省级风景名胜区瑶溪这个课程资源,萌生了一个主题为“走近瑶溪”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想。
  我于12月2日把这个设想告诉学生,学生雀跃不已。我是永嘉人,虽来二十五中学工作三年了,但平时忙于教学工作,无暇游玩瑶溪诸多风景点,对瑶溪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于是课间求问学生,学生围住我,七嘴八舌地告诉我瑶溪有哪些景点和文物古迹;但问及瑶溪历史文化和名人传说时,学生无乎是茫然无知。可见,我们的学生生于斯,长于斯,熟悉瑶溪山水自然景观,略知瑶溪一些人文景观,不知瑶溪丰厚的文化精神。因此,在这次“走近瑶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走近瑶溪,感受瑶溪自然风光的清美;更要用心灵去亲近瑶溪,解读瑶溪人文精神的精美;与自然对话,与文物对话,与古迹对话,与诗文对话,与古人对话,于对话沟通中,增广自己的视野见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活动目标】
  了解瑶溪秀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景观。
  了解瑶溪深厚的文化,丰富有关瑶溪风景和诗文的知识,增强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学会观察、探究自然,欣赏风景中的诗情画意。
  学会通过走访、图书馆和网络搜集资料的方法。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合作精神、创造意识和共享学习成果的习惯。
  热爱自然,体验自然,感悟文物,审美诗文,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水,陶冶情操。
  【活动准备及运作情况】
  第一阶段(课余):12月3日,商讨课题的学习活动方案,成立学习活动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加入学习活动小组,组内各成员分工合作各项任务。本次学习活动分为4组:
  1、风景名胜解说组。
  2、风光拍摄探究组。
  3、诗文搜集赏析组。
  4、名人传说表演组。
  第二阶段(课余):12月4日~7日,带领各组组长去龙湾风景旅游管理局采访,了解瑶溪风景区的现状和开发情况,并收集有关瑶溪风景区的图片、书籍。学生自己通过走访、图书馆和网络查找各自需要资料,并将资料初步归类、整理。
  第三阶段(3课时):12月9日下午,带领初一(8)班全体38位学生步行游玩瑶溪风景区部分景点。
  游玩线路:学校→国安寺、千佛塔→张聪祖墓、王瓒墓→烟雨亭、鹭丝潭→瑶湖、瑶溪山庄→金钟瀑→学校(历时5小时)。
  游玩指导:
  1、安全文明地游玩,一切行动听指挥。
  2、带上水、食品和照相机等用品。
  3、带笔记本摘录要收集的资料。
  4、仔细观察,亲密体验,深切感悟各风景,与之对话沟通,欣赏其所承载的韵味和深意,积累作文素材。
  第四阶段(课余):12月11日~14日,利用课余时间组际交流,查漏补缺,互通有无,充实资料。各组就自己的内容设计活动,准备道具,制作幻灯片,排练预演,以迎接展示课到来。教师预览各组的内容,安排好展示程序,整合在一个光盘里。
  【活动过程】(两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播放楠溪江和雁荡山风景图片,配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