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70字。

  《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戏剧创作
  2.品读全文,欣赏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体会其中所展现的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
  3.通过对莎士比亚这个剧本的学习领会人文主义理想
  教学重点:品味作品诗化的语言,把握人物所表现出的性格和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文艺复兴时期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好,在文学界爱情题材历来被称为“永恒的题材”。我国古代从《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到乐府诗中的《孔雀东南飞》,到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无不体现这一永恒的题材。其实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写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一部以爱情悲剧为题材的戏剧。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近莎士比亚,感受他笔下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二)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1586年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他的好朋友著名的戏剧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2.主要作品
  第一时期(1590~1600年)
  以写历史剧戏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
  大家熟悉的喜剧比如《错误的喜剧》、《驯悍记》、《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的虚矫、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喜剧《罗密欧和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时期(1601~1607年)
  以悲剧为主 ,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 》、《 李尔王 》、《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这一阶段的“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