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10个字。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以第一则寓言《白兔和月亮》分析讲解为主,让学生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从而自主学习第二则《落难的王子》,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重难点,教师做适当引导和解答,最后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完成表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以及自己面对这样的难题该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2. 引导学生学习精美的语言,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简要概括,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3.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
课型
自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白兔和月亮》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生字词,了解寓言的特点
2. 赏析精美的语言,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
3.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2. 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感悟和理解。
3. 理解《白兔和月亮》对人类的讽刺意味。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乱眼心迷,身心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我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寓言”?同学们应该以前也看过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而寓言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明间传说.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那么,作者周国平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想告诉大家怎样的人生哲理呢?
(二)学生齐读《白兔和月亮》,勾画不认识的字词,思考:白兔和月亮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其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即故事的寓意)并请同学起来复述这个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和生字词,学生读完后到黑板注音,检查后齐读两遍,抽查词语解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