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6180个字。

  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2011—2012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出卷人:胡健
  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走进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只见林间小鸟欢呼quèyuè,水中鱼儿自由chángyáng,一切生命都在这儿快乐的fányǎn生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顿感神清气爽,qièyì万分。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B.小溪怎么样了呢?一半溪水另觅路径流向一边,另一半溪水流向另一边。
  C.悬崖上不见近似人的形象,为什么叫父子岩?就难懂了。
  D.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确当的是()(2分)
  A.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B.某旅游景点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夏天是黄山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D.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 分,每空1分)
  (1)为川者决之使导,。
  (2),绳不挠曲。
  (3)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
  (4)晓战随金鼓,。
  (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请写出古代诗歌中反映因地势高下的差异造成的物候现象的两句诗:
  ,。
  (7)面对潺潺的溪水,古人总会产生联想,发出人生的感慨,请写出这样的两句古代诗文:,。
  5.专题及综合实践(12分)
  (1)写出与物候有关的成语、谚语各两个。(2分)
  成语:
  谚语: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这首著名的唐诗中,你发现了大自然怎样的自然规律?(2分)
  答:
  (3)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也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请你分析,要说得有理有据。(4分)
  答:

  (4)我校初三某班组织开展了兴化地区气候调查活动,下面是一篇调查报告,其中有四处语病,请修改。
  兴化市地处江苏中部江淮流域里下河腹部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A常年雨水充分、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气候资源十分丰富。B夏天温高多雨,但炎热不长;冬季寒冷干燥,但严寒日不多;春季冷暖变化大,多过程性天气;秋季凉爽,降温较迟。
  兴化市年平均气温15.0℃。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1.9℃;7月为最热月,平均气温27.2℃。年平均降水量1032.3毫米,年平均雨日(日雨量≥0.1毫米)109天;每年6—7月份江南梅子成熟季节,常有一段阴雨天气,称为“梅雨”,兴化市平均入梅期为6月20日,平均出梅期是7月10日,梅雨量平均为240毫米,但各年多寡不一。C1991年特多,梅雨量大约有1275.4毫米左右。
  兴化市由于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旱、涝、低温霜冻、高温、连阴雨、暴雨、台风、冰雹、龙卷、寒潮等灾害性天气,D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产生,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A.
  B.
  C.
  D.
  二、阅读理解(共60 分)
  (一).阅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回答第6题。(6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1)诗中至少写到了七种景物,其中画上景物有:
  画外景物有。
  (2)“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诗中除了表现春天物候特点之外,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哲理是:
  (3)这首诗所写之景有动有静,生机盎然,充分表达的诗人怎样的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