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750字。
高考复习指导:基础知识部分方法指导
一、 字做《3500常用字练习册》
二、 近义词的辨析
1、近义词的辨析一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辨析:
①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的不同,如:年华--年岁 年代--年月
②词的感情色彩不同。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如 聪明--狡猾 横线左边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如:果断--决断--武断。
词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如 富态--胖
③词义的轻重不同。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批评--批判
④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
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
⑤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2、根据语境,仔细辨别。
强化语境意识。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坚持做到"三审视":
(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
(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正确使用虚词
虚词使用的考查主要涉及到副词、助词、介词和连词等。解题时思考的角度有以下几种:
1、是否合乎使用习惯
2、是否有细微的语义差别
3、词义是否合乎语境
4、用词是否合乎语义
正确使用成语
二、考点落实要求:
1、高度重视积累。首先对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尤其是各册教材附录"现代汉语词表"中的成语及课文注解中的成语,要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其次,把平时学习和复习中用错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纳,每隔一段时间分批分类复习一次,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再次,要注意收集成语,注意积累报刊及其它课外读物中一些正确使用成语的例句或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病句。
2、确切掌握意义。首先要弄清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并不一致,它们的意义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往往是通过引申或用本义作比喻而产生的整体意义。其次要注意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于对成语的理解。成语主要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名句和口头俗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