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8370字。
山东临沭县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庇祐(pì) 央浼(měi) 酒馔(zhuàn) 悖时(bèi)
B. 角隅(yú) 睥睨(pì nì) 迤逦(yǐlǐ) 赍发(jī)
C. 周济(jǐ) 泱泱(yāng) 傩(nuó)送 仓廒(òo)
D. 难民(nán) 鞶(páng)鼓 踹水(chuài) 蚱蜢(zhà měng)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此小大之辩也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汤之问棘也是已 D.愿陛下矜悯愚诚
3.下列各组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B.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C.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一致的一句是( )
例句: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A.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B.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D.遂见用于小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欧美小说情节演化模式
欧美小说的发展,从近代到现代,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主要是从16世纪到20世纪这么一个过程。相比较而言,起初西方小说没有我们发展得好。我们出现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时候,西方的小说还刚刚起步,还只是出现《十日谈》这样的短篇小说。但是随后呢,西方小说就得到大踏步的发展,而我们中国的小说就滞后了,可以说原地踏步了两百年。由于明清政府认为小说是小道,官方不支持这种小说的出版,因此很遗憾,就使得我们的古典小说的发展,最先的势头非常好,以后就被西方超过了。
西方小说从16世纪到20世纪的发展情况,张世君教授阅读了100本小说来梳理出它的情节发展模式,梳理出了5种模式。首先就是旅程模式,旅程模式是西方小说16世纪到18世纪主要的小说样式,以流浪汉小说为主。这种小说,总是以人物旅途经历为主,把人物的旅途经历作为情节的线索,这样的一种小说结构,称为旅程小说,具有这种特点的就称之为旅程模式。旅程小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描写户外空间,人在路上。它和后来的《红与黑》或者《安娜•卡列尼娜》重视人物心理描写不同。旅程小说不写心理,它主要是以事系人,就是写人的行动,写人在旅途单枪匹马的活动。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淡化家庭,流浪汉小说从来不写家庭。旅程小说还有一个特点,从客观生活看,它是非常乐观的,整个小说具有喜剧的色彩。旅程小说是和悲观主义绝缘的。它的语言也是喜剧性的,这种喜剧色彩最突出地表现了一种文化精神,就是狂欢化精神。狂欢化精神可以说就是一种俗文化品格。
到了19世纪,就出现了第二种模式,叫传记模式。19世纪,这种小说是按照传记的规则,来写人物的故事。传记模式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它非常重视时间结构,它跟流浪汉小说重视户外空间不同。传记小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