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1660字。
广东省龙溪中学2012届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
2011.10.4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发难(nàn) 诡谲(jué) 绿(lù)林好汉 戎马倥偬(cōnɡ)
B.昭(zhāo)彰 悭(jiān)吝 怆(chuànɡ)然涕下 纤(xiān)毫毕现
C.逡(qūn)巡 戕(qiānɡ)害 面面相觑(qù) 不谙(yīn)世故
D.恫(dònɡ)吓 挑衅(xìn) 暴殄(tiǎn)天物 时乖命蹇(jiǎn)
1.答案 D ( A.戎马倥偬(zǒng) B.悭(qiān)吝 C.不谙(ān)世故 )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
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D.我们生活在大地上,对于宇航员的辛苦无法感同身受,顶多在飞机下降时略微体验一点失重的感觉。
2. 答案B(A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道德;仰,仰望、仰慕;比喻对崇高品德的仰慕。句中的用法是望文生义。C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量少。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D“感同身受”意思为“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自感受到”,多用于代替别人表示谢意。(新解: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同亲身经历过一样)B擦边球,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后来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这里的用法符合语境。)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B.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C.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D.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3. 答案C(A句式杂糅,“是因为……”与“……所造成的”不能混用;B一面和两面不能对应,应改为“……祖国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D搭配不当,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组是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____________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 ③⑤①④② B. ②③①⑤④ C. ②④③⑤① D. ③⑤①②④
4. 答案D 解析:注意语段开头“我爱小池,也爱溪流……”以及“清”和“远”的先后顺序,依据前后照应一致的原则和比拟、比喻等修辞进行分析判断,可确定③⑤①为一个句群,②④为一个句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诫 子 书
张之洞
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为父未尝一日忘汝。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耳。
方今国是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汝自幼即好弄,在书房中,一遇先生外出,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今幸科举早废,否则汝亦终以一秀才老其身,决不能折桂探杏,为金马玉堂中人物也。故学校肇开,即送汝入校。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然余固深知汝之性情,知决非科甲中人,故排万难送汝入校,果也除体操外,绝无寸进。
余少年登科,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然世事多艰,习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情相违。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抑余又有诫汝者,汝随余在两湖,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无人不恭待汝。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练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